編者按:
懷揣“中國夢”,踏上“中國路”。
中國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這條路,備受矚目,它身上有太多熱點,有太多問號。
這條路從何處始,將通向何處?中國是如何果斷選定這條路的?該如何認識新中國“前后兩個三十年”?為走好這條路,十八大后,中國該如何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條路的“普世”價值、世界意義何在?……
本組系列述評,將一一為您解答。
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回望中國道路時,我們常會想起英格蘭牧場上當年那個思索著的年輕人。
1516年的英格蘭牧場邊,38歲的莫爾為《烏托邦》一書畫上了句號。在那一刻,社會主義的源流,以浪漫“空想”形式發端。彼時,沒誰會想到,這個主義將至深至遠地影響世界,影響中國。
從空想,到科學,再到實踐,繼而引進中國,中國化,500年歷史長河中,社會主義時而風生水起,時而瀕臨干涸,時而“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而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其豐富了世界發展道路模式,引領中國走向富強,而備受世人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