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不能隻看當前利益,還要看長遠利益。黨在制定具體政策時,既要考慮政策的現實性,又要高屋建瓴、富於遠見,考慮政策的長遠意義。隻有維護好了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才能切實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當黨的政策及實踐不能同時兼顧人民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時,就應堅持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的原則。1953年9月12日,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曾針對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講過一段很有啟發價值的話:
所謂仁政有兩種:一種是為人民的當前利益,另一種是為人民的長遠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設重工業。前一種是小仁政,后一種是大仁政。兩者必須兼顧,不兼顧是錯誤的。那末重點放在什麼地方呢?重點應當放在大仁政上。現在,我們施仁政的重點應當放在建設重工業上。要建設,就要資金。所以,人民的生活雖然要改善,但一時又不能改善很多。就是說,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顧,不可多照顧。照顧小仁政,妨礙大仁政,這是施仁政的偏向。有的朋友現在片面強調小仁政,其實就是要抗美援朝戰爭別打了,重工業建設別干了。我們必須批評這種錯誤思想。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也曾強調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暫時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從大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當然,這並不是說可以不注意個人利益、局部利益、暫時利益,而是因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下,歸根結底,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是統一的。因此,“我們必須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來調節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
以“三峽工程”為例:這項耗費巨資的工程,最終移民人口多達一百多萬,全庫區關閉企業有一千多家,並長期伴隨著來自各方面的爭議。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有些措施,特別是企業的大量關閉和大規模移民,在短期內給國家和地方增添了很多困難,使一些群眾的利益受到損害。然而,它卻實現了西部大開發所倡導的科學發展觀,並通過航運、發電、種植等功能的發揮,為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科學認識“三峽工程”的價值,尤其不能低估其所產生的長遠意義。
再次,不能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也要考慮客觀條件和現實難處。思考和解決任何問題,都不能脫離其所處的客觀環境。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確實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卻又難以及時解決的問題。被這些問題所困擾的群眾,不能僅僅因為暫時缺乏徹底解決問題的條件,就對黨失去信心。而應與黨風雨同舟、共渡難關,為問題的最終解決創造有利的環境。比如,前些年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較為突出的“下崗”問題,就是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方面,國企困難的根源在於幾十年的重復建設。另一方面,由於技術的進步,資本有機構成在提高,就業數量也隨之減少。這些都增加了問題解決的復雜性和難度。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由於客觀條件所限,有時不能使每位下崗職工都滿意,這就需要給予黨和政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且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規模巨大的人口基數,在為我國的發展提供豐富智力和勞動力資源的同時,也使我國的發展面臨著比其他國家更大的人口壓力和制約。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區域等不平衡發展的狀況,也進一步加劇了發展的難度。要徹底扭轉這種不平衡的發展狀況,則非一日之功,更不會一蹴而就。
需要強調的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黨和政府越來越有能力對部分群眾的利益損失進行合理補償。在新的形勢下,我們依然要提倡“識大體、顧大局”的奉獻精神,但也要防止過多地濫用這一口號,尤其要防止借用這一口號欺騙群眾,為少數人謀私利。對於在歷史上曾經為國家作出犧牲和貢獻的群體,黨和政府應當給予適當的補償和獎勵。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教育引導群眾在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切實增強大局意識。
總之,人民利益重於泰山,黨的利益維系中間。正如鄧小平所指出:“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夠改變的。” 科學地對待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的一致性,既不能夸大局部地區、部門或個別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問題,將其作為否認黨為人民謀利益這一本質的理由﹔也不能盲目樂觀地對待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而無視違背人民利益的問題的存在。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執政的權力來自人民,理應向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廣大黨員干部如果不能牢記“人民公仆”身份,不注意糾正工作中出現的各種不良作風,不有效解決各種危害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就會嚴重損害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直接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選自王浩雷《國家大勢》,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