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滿足時代呼喚的探索實踐砥礪前行
過去10年,我國不斷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和政府財政支出體系,一系列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出台,以城帶鄉、以工補農機制初步建立。
2004年以來,國家先后啟動實施了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新增千億斤糧食能力建設等一批新的改善糧食生產基礎設施的重點項目。近幾年,國家構建了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啟動了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這些政策措施對於增強農業生產能力,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糧食總產達到11424億斤,比2003年增加2810億斤。
2006年我國全面取消農業稅,每年直接減輕農民負擔1335億元,人均減負約140元。如今,農民不但種地不再交稅,還過上了國家給補貼的好日子。2011年,中央財政支農四項補貼達到1406億元,比2010年增加180億元,是2004年的9.7倍。
得益於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過去10年農民收入快速增長。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長1.8倍,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收入增速超過城鎮居民。
近年來,我國不斷建立完善公共財政體系,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2009年、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各地各部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撥付補助資金,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中國人老有所養的意願一步步變為現實。目前已有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等13個省份和其他一些省份部分地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回顧過去幾年,各地為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進行積極探索實踐,有的側重制度設計,有的注重經濟互利,有的著眼利益共享,盡管領域不同、重點不同、進展快慢不同,都為城鄉發展一體化積累了寶貴經驗。
始於上世紀50年代的戶籍制度,將人口分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由於城鄉制度的差別化,戶籍上附加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等具體政策,加劇了城鄉結構的失衡,形成了典型的城鄉二元體制。新世紀以來,我國城鄉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城鎮化率從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1年的51.27%,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2.3億以上,同期鄉村人口減少了1.5億人以上。我國人口結構的“一增一減”,對於城鄉發展一體化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同時,對於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社會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更加迫切。改革戶籍制度,統一戶籍管理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廣州,“農民工積滿60分就可以申請入戶”﹔在成都,推行了以“城鄉自由遷徙”、“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等為核心內容的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在實踐中不斷前行,這種應時代呼喚而產生的改革受到農民歡迎。
近日,國土資源部透露,截至9月底,全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証率按宗地統計達到83%。按照規定,今年年底前,要把全國范圍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証確認到每個具有所有權的集體經濟組織,做到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証全覆蓋。
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土地確權、農房抵押融資……各地、各部門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機制障礙進行著不懈的探索,步伐更加堅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