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历史赋予国有企业的使命
与会者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宗焜、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晓亮、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白荣春等,对中兴通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践作了典型分析。中兴通讯1997年企业改制上市后,国有法人股、集体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国有股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但由两家国有法人单位控股,容易做到政企分开。在具体运作上采取“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方式:国有股东控股的董事会与经营者签订授权经营责任书,规定经营者必须保证国有资产按一定比例增值,若经营不善,经营者须以所持股本和股本分配收益抵押补偿;若超额完成指标,则获得奖励;补偿与奖励均为不足和超额部分的20%;并明确公司人、财、物的经营权全部归经营者,董事会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与会专家认为,这样的产权制度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经营机制既不同于承包制,也不同于授权者和被授权者都不受产权约束、实际上都不承担风险的国有资产授权制度。在这里,经营者也是企业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他们遭受的损失不仅是人力资本,还包括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本。这样就使企业形成了较强的风险意识和面向市场的灵活的经营机制。
国务院体改办范恒山认为,国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关系单一、模糊,国有资产无人负责的财产组织制度,建立合理的财产权利结构:产权关系清晰——有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产权主体多元——可以不搞独资的尽量不搞独资,可以不搞单一部门独资的尽量不搞单一部门独资。产权关系清晰、产权主体多元的财产组织制度是企业具有充沛的活力、充足的创造力、充盈的潜力和充分的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必须立足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来讨论搞好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之所以要存在,不仅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而且因为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如果一部分本该盈利的国有资本总是处于亏损状态,不仅不给社会带来福利的增进,还使我们背上包袱,这样的国有资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坚持国有经济,最终是为了使它保值增值。因而要深入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并且不一定国有资本在所有的企业都处于控股地位,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敢于鼓励国有资本参股到产业有优势、制度有活力、发展有潜力的非国有企业中去,搭便车,借“机(制)”生“蛋”,通过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来发展国有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瑞龙认为,中兴通讯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产权多元化促成了企业控制权的转换。在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共同治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参与企业剩余分配,即让经营者持有公司的股份。因为经营者很大程度上是在“暗箱”中操作,所有者很难控制其行为,与其耗资费力监控经营者,还不如与经营者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在企业剩余中划一部分给经营者作为抵押,这样就省去了许多控制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日益临近,知识越来越重要,高层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难以监控。中兴通讯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虽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却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