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着力点
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进一步巩固了中等收入国家地位。从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看,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发展模式落后、技术创新不足、城市化与工业化失衡、收入两极分化趋势加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社会矛盾激化和政局动荡等原因,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不前,长期无法进入高收入阶段,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发展新阶段的一项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主要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大多处于中低端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就业吸纳能力不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建设落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和出口压力加大,经济运行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等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偏低、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经济正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应坚持“提低、扩中、控高”并举,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改革税收体制,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减少中低收入群体税收负担,合理调控高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积极发展民营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城乡教育事业,优化劳动力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同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