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报国,知识为民”
胡鞍钢的博士沈若萌形容他为“严师”。
几乎在所有和学生相处的时间里,他都在讲述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知识和对研究工作提出要求。如果你学术拖沓、长时间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或者毫无调研就拿着材料高谈阔论,那就离挨批评不远了。
在勤奋方面,胡鞍钢的身教甚于言传。他将每天24小时严格分配到读书、写作和教学以及休息上。一不担任行政职务;二不参加各种应酬;三减少非学术活动时间;四是专注于研究与教书育人。
他的博士生杨竺松说:“如果胡老师因为已经有了很高的学术声望和影响力,便停下笔来安享已经拥有的资源,那么学生对他可能并没有多少崇敬;极其难能可贵的是胡老师坚持将学术上的勤勉和孜孜以求当作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看不出来他已年届六十,还是一位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走路大步流星,年轻人跟在后边一溜小跑;说话激情四溢,兴致高的时候你基本插不进去话。在采访中,他会时不时带着京腔问“你懂我意思了么?”杨竺松说:“胡老师这句口头禅说得越频繁,表明他和你讨论的兴致越高。”果然,这句话说上几遍之后,他的声音、调门也提高了,眉飞色舞。
他不用手机,反感那种浸淫在利益里的交情,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本报一位资深记者形容胡鞍钢为“性情中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曾就地区差异问题去胡鞍钢家里采访。聊到畅快淋漓处,胡鞍钢热情留客:“你就留在我这里吃饭,就留在我这里吃饭。”结果他自己也不知道家里米饭不够,两个人只好半饥半饱地吃完了精神富足的一餐。他们的友谊延续到现在,互赠作品但从不打电话寒暄。
比起勤奋,胡鞍钢作为学者的“纯粹感”对学生影响更深。“知识报国、知识为民”的理念正从他这里传递到下一代身上。“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成为建设者,而不仅是批评和旁观。”沈若萌说。
在今天的社会生态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学者,也许更需要理解和学习这种“纯粹”。
他珍视为人师者的身份。在面向清华本科新生的大课堂上,胡鞍钢每次都会勉励年轻一代志存高远,做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脊梁。他常常为清华学生开设各种讲座,还讲党课、团课,基本场场爆满。
他很自豪:“我最喜欢的也最擅长的就是与学生交流和分享知识。”
“中国梦”需要更多年轻的追梦者。谈起他近几年致力于推动的绿色发展问题时,胡鞍钢说,“我要终身推动这个事情,我的学生也要跟我一起推动下去。我会充分利用我的课堂去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
一个经历丰富的长者常常会担心,因为生活得过于安全和平顺,年轻一代会在观察社会生活上陷入浅辄和狭隘。但对于胡鞍钢而言,这是杞人之忧。
毕竟对于变革中的中国,他们正亲历历史。胡鞍钢说,“我相信邓小平的话——‘后人比我们更聪明。’我再加一句话——‘后人比我们更成功’。”(记者 刘文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