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会长黄文平(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郭毅 摄)
宋世明:国务院改革“四位一体” 选择“三条路径”《人民日报》
好的设计不会自动实现——从国务院机构改革看政府职能转变之三《人民日报》
【独家解读】迟福林:“大部制”改革有利于扼制“体制性腐败”
【独家解读】汪玉凯:国务院机构改革重视民生 强调权利下放
【独家解读】沈荣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三大特点”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万鹏)《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在3月14日获全国人大批准,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七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正式启幕。这几天,《方案》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讨论。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会长黄文平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的关系,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减少行政审批。
黄文平指出,这一次改革方案提出,减少投资项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怎么减下来?减少投资项目审批具体体现在哪里?”黄文平说,及时修订政府投资核准项目目录就是一个关键。
长期以来,根据投资核准项目目录地方政府、企业、个人为获取项目要“跑部前进”。黄文平说,投资项目审批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来北京跑项目很辛苦,同时相关部门负责审批项目的工作人员也很忙,“两边都叫苦,都不满意。”
据他回忆,在2008年的机构改革中,在有关部门的“三定”规定中就有关于调减投资核准项目目录的相关规定,“及时修订调减投资核准项目目录,大幅度提高国家核准项目的规模(限额)标准,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投资审核权限,今后按此要求原则上每两年修订一次。”但五年过后,投资核准项目目录没有修订,这些规定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投资审核范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黄文平坦言,必须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特别是这次改革方案中涉及的减少投资项目审批、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等内容,其具体表现形式都体现为行政审批。据统计,2001年以来,国务院系统经过6轮清理,先后清理了近2500项行政审批项目,力度是很大的。
“但与社会预期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他表示,一是保留的审批项目还有不少,且其中有的一项审批还可以拆分成多项具体内容;二是经过多轮清理,部门保留下来的多是“含金量高”的项目,同时也是社会反响最大的项目审批,取消这类许可难度很大,还有一些行政许可以非许可审批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他认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每个部门都要有‘自我革命’和‘壮士断腕’的决心,自觉取消本部门不利于解放生产力、不利于释放市场活力的那些行政审批事项。”
“这一次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防止边减边增,今后一般不新设许可,因特殊需要确需新设的,必须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黄文平认为,有了这柄“尚方宝剑”,对切实缩减各类审批事项将会起到强有力的约束效应,“同时,从这个角度观察,可以看出方案通篇都闪烁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精神。”(部分文字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