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共青团干部魅力提升12法》独家连载
第十章 真诚取信法 
2013年03月19日10:2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返回>>>《共青团干部魅力提升12法》,中国青年出版社,吴庆主编

魅力原理

Key words:道德 自然 “犯错误”效应 诚实 守诺

什么是真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

从语源的角度看, “真诚”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所具有的内涵可做如下剖析:《说文解字 》记载:“真是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在中国古代道家道教的视野中,得道登天的仙人乃是摆脱了尘世中的诸多外在牵绊,获得真正逍遥从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在道家看来,仙人作为一个理想的化身最本质的特征便是“自然”,只有不加粉饰的自然的存在才是真实的状态。在道家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真”有不矫饰、不虚伪、如水溢则满般自然流露之意。“诚是信也 ”。从诚字的组成看 ,是言而成也 ,也就是言行一致。综合“真”与“诚”,可大致推断出真诚乃是自然流露无丝毫虚假,而且言行一致之意。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伦理学大辞典》认为,真诚是表示个人品德的道德概念。它表现一个人在说话、办事和做人上表里如一,真实诚恳,没有一点儿虚假,其行为动机都准备公开承认的。真诚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原则基础之上的,以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精神为准绳。它要求人们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必须坚决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为人忠厚老实,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作风正派,行为动机端正,坚持与人为善。真诚的对立面是虚伪、欺诈。真诚同真挚、诚实、至诚意义相近,都强调真心实意。其细微差别在于:真诚着眼于人的态度;真挚着眼于人的感情;诚实着眼于人的品德;至诚着眼于程度上的加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真诚(Honesty)一词在西方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方,真诚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一句著名的笺言“认识你自己”,是指个体了解自我,拥有个人的思想与体验,是一种关于关系的现象。心理学家迈克尔?柯尼斯(Michael Kernis)的研究可以给我们以较大的参考价值。他指出,“真诚“包含四个成分: ① 自我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动机、情感、价值观及个人特征的知觉与意识。② 无偏见或平衡加工,即主体在加工和理解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时, 能保持客观理性。③ 真诚行为, 即个人以一种与其真我相一致的方式行事。真诚行事意味着个人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偏好及需要具有高度一致性。④关系真诚性或透明性, 即个体重视并努力达到关系中的坦率和真诚, 是一种自我展现和发展亲密、信任关系的积极过程。

英国著名诗人乔叟说:“真诚是人生最高美德。”美国学者道格?莱尼克(Doug Lennick)和弗雷德?基尔(Fred Kiel)将真诚(integrity)作为与负责(responsibility)、同情(compassion)和宽容(forgiveness)并列的四大普遍的人类准则之一。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