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第七章 长期执政:最怕寒了群众的心 
2012年12月20日14:2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那么,执政前后所可能产生的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早在革命胜利前,刘少奇就提出了“创业难呢,还是守成难”的问题。他指出:“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如果我们党注意到这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纪律性,就会好一些。”

1954年,陈云在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中,还提出了“大家是为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的问题。他指出:“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在胜利了的国家里头,有电影,有照片,开会时热烈鼓掌,阅兵时可威风啦。火车站欢迎的时候,送鲜花,夹道欢呼。物质享受是很具备的,很可以腐化。”

鉴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指出: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公仆”,“位置要摆得对”,即使是“高级干部,中央委员”也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人们之前。” 他还清醒地指出:这些脱离人民群众、背离党的宗旨的腐化变质问题,“不但在目前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将是一个大问题。” 周恩来也曾指出:“我们一旦取得全国政权,就带来一个危险,就有一些人可能会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腐蚀,被胜利冲昏头脑,滋长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甚至会出现个人野心家,背叛群众。”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物质条件得以明显改善,这为官僚主义、消极腐败等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更适宜、更具诱惑力的温床。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强调:“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威信,如不坚决改正,势必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 陈云也指出:“对于利用职权谋私利的人,如果不给以严厉的打击,对这股歪风如果不加制止,或制止不力,就会败坏党的风气,使党丧失民心。”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仍面临着脱离群众、背离群众路线的严重风险和剧大危险。特别是个别权力部门和一些党员干部违背党的宗旨,淡忘“我是谁”,漠视“为了谁”,曲解“依靠谁”,极大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贯彻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