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第五章 走对路,才能不走回头路
2012年12月20日14:11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成长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烦恼时的满腹抱怨和束手无策。经历了烦恼,人的思想会更成熟;遭遇了难题,发展的思路会更清晰。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国家,烦恼都是成长和发展中不容回避的现象,关键是科学认识、清醒判断、沉着应对。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中国的发展就能够逐步减少和克服“成长的烦恼”,不断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2011年初,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的“罗三妹山公园”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一时间聚焦了人们的“眼球”。令人新奇的是,这个公园究竟有什么魔力,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呢?

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曾回忆起这样一件事:1984年春节前后,邓小平来到广东中山,入住中山温泉宾馆。温泉宾馆后面有一座“罗三妹山”,每天早上,邓小平吃过早餐后,就会“晨练”登山,从山上可以望见整个中山。有一天,邓小平行到接近山顶处才歇脚,聊了一会天,随行人员说,时间不早了,下山那条路不大好走,还是从原路回去好了。这时,邓小平若有所思地说:“向前走,我不走回头路!”

就这样,“不走回头路”这句看似一语双关的话,逐渐成为人们坚信改革开放道路的经典隐喻。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邓小平年谱(1957——1997)》记载,这一天是1984年1月28日。当晚,邓小平在温泉宾馆会见港澳知名人士时还不无感慨地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看来路子走对了。之前,他也曾多次谈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路子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路子走窄的苦头,我们是吃得太多了。如果我们走回头路,会回到哪里?只能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

由此可见,邓小平所说的“不走回头路”的思想指向,并不是不问对错的“一条路走到黑”,也不是不计后果的“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建立在“走对路”的前提基础上的一种信念和决心的体现。事实上,他也曾这样评价自己:“我算是比较活泼的人,不走死路的人。” 总之,走对路,才能不走回头路。这是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留给后人的宝贵启示,也是我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深邃把握国家大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的重要指针。

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走下去,需要对我国的发展形势及阶段性特征有清醒的认识,需要增强发展的战略远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策略。那么,为什么在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发展的难度反而增加了呢?面对发展形势严峻、发展难度增加的现实,增强战略远见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又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策略呢?

一、发展高度增加发展难度

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不仅在于为当代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更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历史值得被铭记,关键在于其对现实具有启迪价值。回首三十多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岁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艰辛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中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现实要求中健全完善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不断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伟大、最深刻、最生动的历史性变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正如胡锦涛所指出:“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高度往往增加发展的难度。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深水区的顽石”日益凸显出来,“触礁”的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加。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凡有过经济快速崛起经历的国家,一般都出现过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复杂局面。特别是在其发展的最繁荣期,却又易于被各种危机和矛盾所干扰或中断,导致政局不稳、经济停滞、民怨激愤。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