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正在深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其主題與焦裕祿精神高度契合。我們黨為什麼能培育出焦裕祿精神?如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貫徹焦裕祿精神?怎樣成為一名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這些問題成為網友們關注和討論的熱點話題。本期“人民網論”特摘編幾位人民網網友來稿。
干部“底氣”干中來
做好群眾工作的“底氣”是從干中來的,要像焦裕祿那樣“擔當有為、實干為先”,不辭辛苦、默默耕耘。黨員干部隻有放下架子、甩開膀子、扑下身子實干,從關系群眾利益的小事做起,念好“衣食住行業教保醫”民生八字經,多做排憂解難、扶危濟困、雪中送炭的好事,實干苦干才能獲得群眾點贊。
(網友 祖言菁)
學會“看群眾臉色”辦事
黨員干部要學會“看群眾臉色”辦事。群眾的“臉色”是真實情感的流露,隻有面對面地交流,才能把群眾的“臉色”看得更加清楚,把群眾的想法了解得更加真切。要解群眾之所難、排群眾之所憂,用真誠和熱心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使群眾的焦灼之情、憂慮之色轉變為幸福之情、愉悅之色。
(網友 “牛沐鐘聲”)
關鍵是“學而時用之”
習慣關系成敗。弘揚焦裕祿精神,不是喊喊口號、寫寫體會的短期任務,而是需要長期踐行的行為習慣。唯有“學而時用之”,堅持學習、踐行“兩手抓”,才能求得實效。既要用心感受和深刻把握焦裕祿同志的真摯情懷,做到入腦入心﹔又要化作行動、積極踐行,盯牢“大事”,盯緊“小事”,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讓“三嚴三實”成為“下意識動作”。
(網友 劉 政)
甘心做時代的“微塵”
干事創業不一定非要轟轟烈烈的干大事、創偉業,也包括把身邊每一件小事做好,將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盡責的理想化作日常的行為自覺。一心想著干大事、不屑於做小事,就不會成為焦裕祿式的好干部,也不可能拓展生命的寬度,最終隻能在碌碌無為中感嘆老之將至。
(網友 “書院挹秀”)
演技再好也難得群眾認可
隨著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展開,大批干部深入基層、走進群眾、體察民情。但也有部分干部不知不覺地陷入了形式主義:“你送米,我送蛋”,主動與群眾合影“留念”,等等。殊不知,真正的親民應是一種深存內心的公仆意識。焦裕祿式的好干部靠干不靠演,演技再好也得不到群眾認可。
(網友 張 帆)
相關閱讀: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