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胡培兆:經濟學研究不能永遠甘做外國的小學生
2013年07月30日08:37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胡培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流地位不可動搖

三是要進入改革開放的理論前沿,搶佔創新制高點,以自己理論的先進性和權威性的引領實力,來堅守經濟學的主流地位。

政治經濟學在西方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至今仍有地位。薩繆爾森在其教科書《經濟學》中就曾說:“政治經濟學是最古老的藝術,最新穎的科學——的確,它在社會科學中,居首要地位。”④孫冶方也有類似的說法。他說:“政治經濟學也是各門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如同數理化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一樣,政治經濟學就是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⑤而今天在我國卻滑落低谷。這不是因為這門學科自身有什麼問題,主要責任是我們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者沒能緊跟時代潮流,而習慣於固步自封,留守舊陣地上打防御戰、保衛戰,著作缺乏時代感:歷史陳述多,現實探討少﹔常理說教多,啟發創新少。甚至有人誤以為愈保守愈教條就愈是忠於馬克思主義。自己不創新,也不容許他人創新,愛說三道四,指指點點,說這也“違背”,那也“出格”等等。這種無端無謂無休止的內耗、拉扯,就必然導致話語權的自我減少,無意中丟失主戰場。我自己就經常遭批判,甚至被列入“自由化”名單中。如我提出“古典馬克思主義”就有人否定。我就不明白,既然有了“當代馬克思主義”,那末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叫什麼主義呢?叫“非當代馬克思主義”?自然可叫“古典馬克思主義”。但對這些批判,我向來不屑一顧,一笑置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耗有何意義!

恩格斯在《自然辯証法》一書中曾以文藝復興為例說大變革時代是需要和產生巨人的時代。我國也正處在實現“中國夢”的復興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界也需要而且必將產生各類文化巨人。創新是靈魂,不創新就談不上堅持。就像一株大樹,不再抽新枝發新芽,就自然會逐漸敗落枯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界隻要不辱社會使命和大眾囑托,敢於在理論前沿打進攻戰、攻堅戰,發揮理論創新的先進性和權威性的引領作用,不斷貢獻高水平高質量的創新理論和優秀成果,回答改革開放中提出的許多重大經濟理論問題,就必定能堅守住主流地位。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隊伍,難道不應該順應浩浩蕩蕩的改革開放的大潮,奮勇進人理論前沿陣地,用心用力去努力開拓、創新,奪取理論制高點嗎?!

①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第553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頁。

④薩繆爾森:《經濟學》第10版上冊,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1頁。

⑤孫冶方:《社會主義經濟論》導言(大綱),《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

(責編:實習生、趙晶)

相關專題
· 《政治經濟學評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