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取向的各類政黨,特別是無產階級政黨,是在歐美國家工人階級作為獨立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后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而大大晚於資產階級政黨。19世紀30—40年代,伴隨著西歐國家早期工人運動的興起,正義者同盟、四季社、憲章運動、民主派親兄弟會等社會政治組織相繼誕生。1847年成立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因具有相對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組織原則,后來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至少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雛形。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誕生,推動了各國工人階級的建黨過程。
1869年成立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開啟了工人階級在民族國家范圍內獨立建黨的先河。此后,瑞士、丹麥、美國、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法國、英國、波蘭、意大利、俄羅斯、比利時、奧地利等國均出現了不同名稱的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1889年,隨著國際工人運動的深入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這些政黨和組織聯合成了歷史上有名的第二國際,以工人階級政黨和政治團體為核心力量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開始席卷全球。參加第二國際的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共27個,來自22個國家,代表330多萬黨員。第二國際后期,各國社會主義政黨紛紛從社會革命轉向議會道路,社會改良主義成為這些政黨的主要政治取向。1899年,法國獨立社會主義同盟領袖米勒蘭應邀參加資產階級政府,工人階級政黨的政治斗爭方式發生重大轉變,第二國際后期出現的內部分歧進一步加劇,由此引發的理論爭吵至今仍未平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后,第二國際大多數成員黨支持本國政府參加戰爭,統一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宣布破裂。
1915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左派聯合其他一些國家工人政黨中的左派,在齊美爾瓦爾得開會,試圖新建社會主義政黨國際聯盟。當時歐美國家28個社會主義政黨中有13個黨和兩個黨中的8個反對派表示願意參加,齊美爾瓦爾得國際遂告成立。但后來發現,這些政黨中的大多數也都轉向了社會沙文主義,支持本國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由於社會主義政黨的整體蛻變在加速發展,齊美爾瓦爾得國際存在幾年后自行瓦解。1919年2月,原第二國際中的一些右翼政黨在瑞士伯爾尼開會,來自26個國家的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的代表決定恢復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破產的第二國際。歷史上稱這個國際組織為“伯爾尼國際”。1921年2月,德國、英國等14個國家的“中派”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在維也納成立社會黨國際工人聯合會(史稱第二半國際),試圖聯系各國社會黨和一些國家新建立的共產黨,召開統一的國際工人政黨會議,但未能成功。1923年5月,伯爾尼國際與第二半國際實現聯合,共同組建了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來自30個國家的43個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的代表出席了大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社會主義工人國際陷入癱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英國工黨倡議恢復社會黨國際組織,得到普遍響應。1951年6月,主要來自歐洲的34個社會黨的代表雲集德國法蘭克福,正式重建了社會黨國際。戰后幾十年來,國際風雲變幻莫測,各國政黨情勢紛亂復雜, 但社會黨國際發展勢頭一直較好。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東歐劇變時, 該國際共有88個成員, 其中28個黨在26個國家執政或參政。 到2008年時,該國際
共有104個成員,咨詢成員29個,觀察員14個,另外有兄弟組織、聯系組織10個。參見王家瑞:《當代外國政黨概覽》,當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3、1127頁。 不過,現在的社會黨國際,性質上與第二國際已有天壤之別。各成員黨也不全是社會主義政黨。即便一些黨打社會主義旗號,但它們的社會主義也不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科學社會主義,充其量只是民主社會主義或社會民主主義。它們無一例外地接受本國的社會發展道路和政治經濟體制,通過與其他各類政黨平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爭奪執政地位或參與聯合執政,是廣義上的左翼代表和可以借助的進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