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英美兩國“前車之鑒”對歐洲國家后來代議制民主和政黨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相繼產生許多具有不同社會基礎、不同組織形式、不同價值取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政黨和社會政治組織。有些國家政黨如林,在多黨制的路上走得很遠,形成“極化多黨制”。法蘭西第三、第四共和國、德國魏瑪共和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意大利,因實行“極化多黨制”,成為多黨制不成功的典范。
法國在18世紀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政黨政治就已經相當活躍。形形色色的政治派別和組織“你方唱罷我登場”,至今仍讓人有眼花繚亂之感。其中名聲遠播的有雅各賓派(雅各賓俱樂部)、吉倫特派(吉倫特黨)、山岳派(山岳黨)、斐揚派(拉法耶特派)、岔激派(瘋人派)、平等派(平等會)、正統派、新山岳黨、秩序黨、四季社等。在這些令人無法辨識的政黨和社會政治組織中,已經不乏空想社會主義者和早期無產階級密謀家的革命組織,如平等派、新舊四季社等。國際工人運動史上最早的政黨之一、法國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法國工人黨,就是在1879年誕生的。當然,此時距離法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雅各賓俱樂部成立已經整整100年。
法國大革命后政黨政治實際上長期處於混亂狀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黨數以萬計,每次選舉都有20—30個政黨參與競爭。因政黨太多,得票分散,任何政黨都無法單獨組閣,隻能由幾個得票相對較多的黨聯合執政,結果議會權力越來越大,政府能力越來越弱。1875—1940年間,法國政府更迭107次,政府平均壽命7個月。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政治體制有所調整,但政黨多如牛毛情況依舊。共和國存在18年,總共更換18位總理、26屆內閣,其中最短命的政府隻有2天。德國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政黨同樣過多過濫。1919—1928年9年間共出現15屆政府,政府平均壽命不到7個月。參見王長江、姜躍等:《現代政黨執政方式比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59頁。
經過19世紀資產階級革命風暴的洗禮,特別是后來兩次世界大戰的滌蕩,歐洲國家政黨政治格局總體上趨於穩定。歷史上曾經赫赫有名的政黨,有些已退出歷史舞台,被人們所遺忘,或者僅僅記錄在歷史文獻中,如意大利的燒炭黨及其后繼者青年意大利黨、墨索裡尼的國家法西斯黨。德國的進步黨、中央黨、德國人民黨、德意志人民黨、德意志民族人民黨,希特勒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等,亦屬此列。
有些歐洲國家的老黨生命力很強,至今仍活躍在本國代議制民主的大舞台上。這樣的政黨有:愛爾蘭的新芬黨、工黨﹔比利時的基督教社會黨、弗拉芒自由進步黨、社會黨﹔德國的社會民主黨﹔法國的激進黨、社會黨﹔荷蘭的社會民主黨、中間黨、民族聯合黨﹔挪威的保守黨、自由黨、工黨﹔瑞典的社會民主工人黨、溫和聯合黨﹔瑞士的社會民主黨、基督教民主黨、自由黨。此外還有葡萄牙社會黨、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等。這些黨的歷史都已超過一個世紀。弗拉芒自由進步黨的歷史已經長達167年!這些百年以上老黨如何與時俱進,永葆青春,哪些經驗值得研究和借鑒,需要認真分析和思考。
總之,自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以來,除20世紀30—40年代一些國家遭受法西斯統治、60—70年代希臘發生軍人政變外,以多黨制為主要特征的政黨政治,始終是歐洲國家最基本最普遍的社會政治現象。與美國不同,歐洲國家大都沒有建立“兩黨制”,而是實行英國式的“兩個半政黨制”,或者是德國戰后的“溫和多黨制”。后一種政黨模式還更多一些,即在多黨並存情況下,兩個或幾個主要政黨輪流執政。有時則以選舉中獲勝的政黨為主,聯合盟黨共同執政。其他小黨擁有長期存在和發展的空間,但隻能起“政治陪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