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1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2013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應滿足逆周期調節和推進結構調整雙重需要,同時鎖定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和防風險等多重目標。
●在雙重需要、多重目標的牽制下,結構性減稅對於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將愈加凸顯,是影響此輪宏觀調控效果的主要因素。
●“營改增”是結構性減稅的主要內容,應加快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同時相應調低增值稅標准稅率,使平均稅負水平實質性下降。
在全面評估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基礎上,201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決定。這樣,我國已經連續實施兩年的“積極加穩健”宏觀經濟政策搭配格局延續至第三個年頭。不過,考察以往宏觀經濟政策運行的軌跡可以發現,繼續實施不等於全面復制。相同的宏觀經濟政策搭配可能包含不同的實際內容,甚至包含顯著的調整或變化。深刻認識、正確把握這些調整和變化,對於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2013年的經濟工作十分重要。
積極財政政策須滿足雙重需要、鎖定多重目標
從2008年算起,圍繞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蔓延和演變,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搭配格局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積極財政政策加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加穩健貨幣政策。這兩種搭配,總的傾向都是擴張,只是擴張的力度和結構有所不同。
在連續實施5年的擴張性操作之后,相對於以往,2013年的財政擴張性操作至少有三點不同:其一,在邊際效應遞減規律的作用下,擴張性操作的效果有所下降。即使再採用類似2008年那樣的大規模經濟擴張措施,其擴張作用也不會達到當年的程度。其二,在擴張性經濟政策自身規律的作用下,粗放型擴張對於結構調整的負作用有所顯現。較之危機前,我們今天面臨的結構調整壓力更大、任務更重,也更加緊迫。其三,隨著全球經濟持續震蕩和我國經濟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真正意義上的復蘇不可能在現有的經濟結構基礎上實現﹔要使經濟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必須加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這意味著,我們不能簡單採用類似2008年那樣的大規模經濟擴張措施,更不能以犧牲調結構為代價實現經濟增長目標,而必須以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為目標,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中實現增長。為此,積極財政政策必須滿足逆周期調節和推動結構調整的雙重需要,同時鎖定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和防風險等多重目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