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的職責千頭萬緒,但牽一發而動全身者,首推選人用人。面對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用好了人,就把握住了現在﹔選准了人,就贏得了未來。歷史實踐反復証明,對於一個政權而言,當它能夠以廣闊的胸懷吸納和集聚優秀人才之時,就是其興旺的起點﹔而當它將優秀人才拒之門外或使用不當之時,則是其衰敗的開始。
納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民之福、國之本,是歷史發展進步之源泉。據《漢書•武紀》記載:
在為漢朝建立了卓越功勛的大將軍衛青過世后,漢武帝劉徹為了“廣延天下人才”,特向全國發布《求賢詔》,其中有這樣一段著名的話:“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裡,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斥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凡有異乎尋常的事業,必定要倚重非凡之人來完成。所以,千裡馬也許不馴服,卻能行千裡之遙,有才能的人也許不屑於流俗而受到譏議,卻能建立功名。對於難以駕馭之馬、放縱不羈之才,關鍵是如何駕馭、如何使用。隨令州郡長官考察並推薦當地官民中具有杰出才能、可為將相及能出使極遠國家之才。這足以說明劉徹具有強烈的愛才惜才意識。而漢武帝時期所造就的人才鼎盛局面,也促使劉徹成為有作為的一代君主。事實上,選賢任能,一直令歷史上很多政治家所極力推崇和仿效。在清“康雍乾盛世”中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雍正就說過:“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余皆枝葉耳。”斯事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縱觀中國近百年來的國家大勢,在歷史舞台上不同政治勢力此消彼長、潮起潮落。決定這些政治力量興衰起落的不外乎有兩個根本性因素,一是看其所倡導的主義、路線、政策、舉措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符合時代發展大勢,二是看其能否凝聚、造就並切實使用好廣大優秀人才,來有力貫徹其所倡導的主義、路線、政策、舉措。而在與其他政治勢力的對比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最終成為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歸根結底就在於中國共產黨把握住並運用好了這兩個根本性因素。
那麼,在大力推進制度化選人用人的今天,如何正確對待領導干部的選人用人職責呢?如何科學把握“制度選人”和“伯樂選人”的關系呢?又應如何更好地探索和完善選人用人之道呢?這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
一、領導者的首要職責是什麼
選人用人是創造歷史、開辟未來的大事業。對於國運興衰而言,選人用人不是參考因素,而是決定要件﹔對於領導干部而言,選人用人不是一般職責,而是首要職責。
讀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人,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兩部小說的人物塑造方面,無論是三國時期雄踞一方的劉備,還是梁山伯的首領宋江,他們的謀略、軍事指揮才能和武功在當時都顯得平庸。那麼,為什麼兩人卻又能在英雄輩出的時代成就一番作為呢?實際上,這兩部小說的作者這樣刻畫人物的效果,更反襯出了劉備和宋江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深諳引才、聚才之道。劉備是白手起家,從最初以桃園三結義的方式聚集關、張二將,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等,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工作上,進而佔據了“人和”的優勢,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宋江也是如此,他的優點和特長,也在於能夠團結人、凝聚人、包容人,憑此穩坐梁山頭把交椅,並帶領一百多位性格各異、極難管理的“英雄好漢”,演繹了一段“替天行道”的歷史佳話。
誠然,有英才可選可用,是選賢任能的前提。翻開歷史的畫卷,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其人才狀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謂“群星璀璨”,有的卻“寥若星辰”。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在有的歷史時代,就可能會出現缺少人才可選可用的狀況呢?如果根本沒有人才存在,那又何談選賢任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