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第二章 新中國,承載了我們的夢想嗎
2012年12月20日10:5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那麼,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最大經驗是什麼呢?

了解中國革命史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中國革命不能成功﹔不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和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革命依然不能成功。的確,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來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的發生,進一步促使中國先進分子的思想方向發生了根本轉變。1921年7月,將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思想武器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從而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新紀元。但是,要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產生發展於歐洲的思想理論,運用到中國的具體革命實踐中來,卻並非易事。實際上,從中國共產黨成立開始,在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個重大問題上,就存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分別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無視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和特點,把共產國際決議神聖化、把蘇聯經驗絕對化,這種態度給黨的事業帶來了劇大損失,使中國革命遭受了嚴重挫折。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后,黨在糾正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同時,也逐漸滋長出一種“左”的情緒。瞿秋白作為優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於糾正陳獨秀右傾錯誤作出過重要探索,但由於其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錯誤地認為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犯了“左”傾盲動錯誤。李立三則認為中國革命乃至世界革命即將進入高潮,盲目要求舉行全國暴動和集中紅軍力量攻打武漢等中心城市,犯了“左”傾冒險錯誤。以王明為主要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者,在共產國際的直接支持下佔據中央統治地位后,更是打著“百分之百布爾什維克”的旗號,錯誤地認為隻要照抄照搬馬克思主義書本上的詞句和共產國際的決議,就可以指揮中國革命,犯了嚴重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其危害“在思想上、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表現得最為充分和完整,在全黨影響最深”, 直接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紅軍遭受重創,不得不開始戰略性的大轉移——長征。

另一種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態度,主張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種態度是科學的態度,引導中國革命一步步走向勝利。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總結中國革命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與取消主義和教條主義等錯誤思想作堅決的斗爭,進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艱辛探索,贏得了革命的復興。在1938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他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后經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這一中國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逐步發展成熟,最終引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

中國革命實踐充分表明,什麼時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推進得比較順利,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就比較順利。反之,中國革命事業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的危險。所以,不斷根據發展著的時代條件和實際情況,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最大經驗。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