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並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和生態文明等五大建設全面協調推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作為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既要從宏觀層面進行統籌,又必須以局部與全局特定關聯的整體性結構思維,實現關鍵環節重點推進和突破。從改革發展現階段看,統籌“五位一體”戰略布局必須重點深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制度創新促進要素組合方式優化調整和有效配置,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實際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基礎。
制度創新蘊含的巨大紅利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理論研究証明,制度創新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主要決定因素。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注重制度創新對社會生產的重要性,並用生產力、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的辯証關系對此做出了系統科學的總結,在理論上闡述了上層建筑需要不斷改革完善以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進入20世紀后,西方經濟學家逐步走出了要素決定論,將技術進步和制度要素引入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主流架構,制度因素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認可。新制度經濟學更是提出,資本積累、技術進步等因素與其說是經濟增長的原因,倒不如說是經濟增長本身,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變遷,通過制度創新與變遷提高生產率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發展經濟學家對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后進國家經濟發展史研究表明,成功發揮后發優勢、有效開發借用技術需要制度創新支持。戰后世界銀行在非洲和拉美等地區半個多世紀的扶貧開發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制度創新能否不斷取得突破,是后發國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決定因素。
改革開放實踐証明,制度創新是激發經濟社會活力的重要舉措與堅實保障。30多年來我國能夠不斷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突破,能夠在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環境中持續增長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根本原因在於持續推進重要領域與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打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等舊體制的束縛,釋放了強大發展動力,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穩定。198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就由1978年的3億噸躍上了 4億噸台階,農村居民純收入由134元迅速上升到355元(年均增長18%),不僅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還為工業化提供了必要的勞動力(農民工)、資本和市場。又如,對個體經濟及私營經濟合法性的再認識,促進了鄉鎮企業、個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因素。1995年,我國鄉鎮企業產值已達到國內總產值的1/4強,解決了約1.3億個鄉村就業崗位。再如,對國營外貿壟斷格局的打破,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市場化的貿易新格局,使我國迅速成長為第一大貿易出口國和第二大貿易進口國,對外貿易成為21世紀前10年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改革開放推動的一系列重大制度突破,釋放了巨大制度紅利,充分調動了社會發展資源,促進了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發展。
30多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豐富的理論與鮮活的實踐均表明,制度創新是經濟持續平穩增長更為重要和持久的推動力,改革開放是推進制度創新、持續釋放制度紅利的重大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