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民主政治建設要和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相協調相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相適應,是科學發展觀在政治發展方面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現途徑。若民主政治的發展不能及時滿足現實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就不可能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推動作用,甚至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產生制約影響,這樣的發展模式難以稱之為全面而科學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生活的變革,為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重要的實現條件。如果民主政治的發展滯后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國家的政治生活就不能有效地服務於經濟建設,甚至會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后腿。特別是在經濟體制改革迅速推進和社會生活大變動的時代,更需要清醒地把握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積極穩妥推進民主建設的進程,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支持。
四是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積極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絕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在中國建設民主政治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遵循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的規律。民主政治建設既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同時也應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根據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需要,學習和借鑒對我有益的成果,絕不盲目照抄照搬別人的模式。以協商民主的理論和制度為例,我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特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應看到,協商民主理論和體制也是近幾十年來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民主形式,這就需要我們認真研究,通過廣泛交流和比較借鑒,對協商民主理論和制度形式予以認識和把握,注意吸收其中對我國有益的內容。事實上,協商民主理論在科學決策、社區建設、企業治理、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等方面,都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通過對他人經驗的研究和認識,能夠不斷地豐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容和形式,這一點與堅持中國特色不僅不矛盾,而且對於堅持和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色具有積極意義。
記者:黨的十八大開啟了改革開放發展的新階段,這將為發展人民民主開辟更加有利的局面。改革開放本身就是不斷解決問題又不斷面臨挑戰的進程,從而決定了民主政治建設也不斷面臨新的考驗和挑戰。就當前情況看,民主政治建設需要進一步認識和深入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劉春:首先,民主政治推進的步伐與政治文化快速變革之間存在落差。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歷了快速的變革,突出的表現就是全社會的民主意識和民主觀念顯著提升。在各群體的人民群眾中,要求政府民主決策、依法辦事的呼聲日益強烈。各級黨委和政府正在經歷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強烈的大規模的推進民主政治訴求的壓力。但現實中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和內容,在不少的環節上與廣大群眾的訴求相比顯得被動和滯后。一些決策機關和決策者在處理社會問題時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不到位,不善於吸納民意和民主參與,明顯地落后於新時期政治文化變革的大趨勢,使得現實的政治機制與不斷高漲的民主的政治文化出現落差。正是鑒於這種情況,自然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要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政治參與積極性相適應的任務。
其次,民主政治建設與和諧社會發展的要求尚有差距。黨的十八大特別重視改善民生對於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任務。有民生就會有民意,改善民生必然需要有廣泛公開的民意表達,這在民主政治的環境中才能予以保障,而最終解決民生問題也需要運用民主決策、民主參與和民主管理的手段才能真正實現。所以發展民主政治對於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至關重要。應當看到,由於民主體制的不完善,在很多環節上制約了一些地方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的能力,阻礙社會矛盾和沖突的疏導解決。例如民主參與的渠道不暢通極大地局限著一些地方公共政策獲得廣泛社會支持。
再次,民主政治建設對於市場經濟發展存在滯后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其本質要求來說,需要民主的政治體制提供調控和服務。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的這種不可分離的關系,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進程中日益凸現。然而必須承認,現實中民主政治的作用還未能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相匹配。民主政治的發育程度還不足以充分保障公開公正的資源分配秩序和市場競爭秩序。最突出的就是一些“政績工程”、地方保護和部門割據等,缺乏必要的約束和民主監督。為此,推進有效的民主參與和強化有力的制約監督是任何手段不可替代的更具有長遠效力、更符合市場經濟本質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