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胡鞍鋼:2020“建成”小康社會的底氣何在【2】
——對中國20年發展目標的中期評估
2012年11月21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

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目標。首先是城鄉基本醫療保險覆蓋情況。從2001年的7300萬人增加到2011年的13.04億人,覆蓋人口比例從2001年的5.7%增加到96.8%。其中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由2005年的1.79億人提高至2011年的8.32億人,人均籌資由2.1元提高至246.2元,補償受益人次從1.22億人次提高到13.15億人次。其次是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受益情況。於2009年下半年和2011年先后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並於2011年上半年在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截至2012年9月底,兩項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達到4.49億人,加上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總計覆蓋人數超過7億人。3年來,各級財政共撥付兩項養老保險補助資金超過1700億元。目前全國有1.24億城鄉居民領取基礎養老金。

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目標。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從政策評估的角度來看,即使是在過去四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仍創造了世界最大規模的就業,也實現了充分就業的核心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4.3%之間。 “十一五”期間,全國新增城鎮就業崗位累計達到5700萬人,超過了“十一五”規劃4500萬人的預期目標;2000年,全國城鎮私營企業、個體戶就業人數為3404萬人,到2011年達到12139萬人,淨增加8735萬人, 成為新增就業的主要渠道。從全球視角看,根據世界銀行《2013世界發展報告:就業》,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全球大約有2億人沒有工作,其中多數為女性,青年人(25歲以下)失業者達到了7500萬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挑戰。 而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美國就業人數從1.461億人減少至1.391億人,摧毀了700萬就業崗位。從國際視角看,在國際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大背景下,歐美日三大經濟體都在摧毀就業,而中國“一枝獨秀”,超大規模地創造了就業。

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目標。城鄉居民最重要的家庭財產或不動產就是住房。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4.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2.7平方米, 我們估計,城鎮居民住房建筑總面積從2002年的123億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26億平方米。2002年,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6.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6.2平方米,我們估計,農村居民住房建筑總面積從2002年的207億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38億平方米。城鄉合計,居民住房建筑總面積從2002年的330億平方米增至2011年的464億平方米。這反映了城鄉居民家庭住房資產的大規模普遍增長。

總之,過去十年是極不平凡的十年,又是極其輝煌的十年。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仍然圓滿地實現了黨的十六大所提出的第一個十年核心目標和主要發展指標,並且大部分提前完成。如何保証中共十八大之后繼續順利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共同富裕的“中國之路”?從政治、經濟、社會、生態、國際等5個方面 “不折騰”。我們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為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教授)

精彩觀點集結

要達到全面小康 人的現代化更為重要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要實現這一目標,政府還必須在多個方面著力。首先,政府要有比較科學和務實的規劃、目標,以及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路徑。另外,在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如何能培養更加節儉而又舒適的生活方式?我們有這麼多人口,在生活水平提高和對資源的消耗方面需要達到一種平衡。另外,財富增加,蛋糕做好了,怎樣分配財富,切好蛋糕是需要下功夫的,要使發展的成果惠及每個人,使更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士能有更多向上流動的空間。

我還特別想談談如何看待全面的小康,除了生活質量的真正改善,養老、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全面向小康社會邁進,生態、環境的全面發展、收入差距的縮小等等,還要努力的是精神生活的小康社會。我認為,全面小康不隻要達到物質的現代化,還有人的現代化,而后者尤為重要。人的現代化,就是指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素質的提高,人們的觀念從過去的農村社會向現代市民社會轉變,學習優秀的品質和觀念,比如合作、包容……這就是人的現代化,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五大建設的整體發展

復旦大學國家建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任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國家發展的五大建設實現整體進步。如果某個方面發展得過慢,會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從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人均GDP的水平看,已經基本實現了預期的小康社會目標。但是相對於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很快,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等領域的進步還相對不足。民主法治建設還有待大力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以及國家發展的文化價值塑造、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確立還需要加以提升,人均收入水平落后於人均GDP的增長,收入分配和社會分化擴大,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加劇,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顯得更加嚴峻,等等。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求GDP水平繼續提高,同時要求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社會結構的城市化和中產階級化,要求推進社會的共同富裕和公平正義,要求推進社會民主和依法治國,要求公民道德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以及實現生態環境的改善,這些都要求各項發展任務的整體進步。這也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對五大建設中“短板效應”的方面尤其應該加以重視。跛腳的發展或者不平衡的發展必然難以成為可持續的發展。因此,實現五大建設的整體進步、平衡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探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應有之義。

報告對既定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新的量化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報告中提出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要實現倍增,這是十八大最大的一個亮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是多次黨代會的既定目標和任務,但對小康社會的量化是各不一樣的。十六大對小康社會的量化指標僅僅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是要在20年,從2000年到2020年實現GDP翻兩番。由於我們的增長速度超出了預期,在十七大的時候提出了人均GDP翻兩番,量化指標由“總量”改為“人均”。兩次大會均未對居民收入增長提出具體量化目標。這次十八大有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就是首次明確提出居民的收入要在十年的時間裡實現倍增,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我們要從四個方面理解居民收入倍增的內涵及其意義:一是居民收入不僅要倍增,而且要同“GDP翻一番”同步;二是把居民收入作為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體現了以人為本和民富優先;三是用十年時間實現居民收入倍增並非不可企及的“高指標”,而是切實可行、容易做到的,是中速增長幅度下的;四是在實現居民收入倍增的過程中,要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上都存在制約分配公平的缺陷,導致收入分配格局存在嚴重失衡。收入分配對消費的影響極其重要。如果“窮人想消費但沒有錢,富人有錢卻不消費”,消費將長期低迷。隻有通過收入分配改革改變這種狀態,才能有效擴大消費和擴大內需。

注: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原創文章,網絡轉載請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人民論壇》雜志”字樣。書面轉載請聯系010-65363752或郵件至rmlt@rmlt.com.cn。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秦華)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 胡鞍鋼專欄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焦點新聞
·奪取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孫政才任重慶市委書記(簡歷) 感言
·韓正任上海市委書記(圖/簡歷) 感言
·北京:事業單位公招 面試須全程錄像
·國家級貧困縣發生“小干部大腐敗”
·新一屆中央以"學習開局"耳目一新
·習總書記強調“嚴格遵守黨章”深意
·規避換屆中初始提名階段存在的問題
·解密:《毛澤東選集》究竟是誰寫的?
·揭秘:毛澤東平生"四大憾事"是什麼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  
1.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學…
2.中央組織部和陝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3.中央政法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4.重慶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5.毛澤東的親戚排隊三天買不到火車票
6.解密:《毛澤東選集》究竟是誰寫的?
7.胡春華:堅定自覺地與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
8.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一次集體學習 習近平主持
9.中央組織部和陝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10.中國共產黨章程

  ·頻道精選
十八大會議、新聞發布會精彩匯總
十八大會議、新聞發布會精彩匯總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圖片展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圖片展
 
·人民日報評論員: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前沿觀察: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
·共青團中央等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
·吉林省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696名工作人員
·28省份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
·廣州:77名縣處級以上干部因貪落馬

社區論壇·網友聲音
習近平說“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有何深意
習近平說“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有何深意
  朱德獲"十大元帥"之首的基礎靠何奠定?
朱德獲"十大元帥"之首的基礎靠何奠定?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傳遞正能量|不走“老路邪路”
·十八大報告再提“四大危險”凸顯啥|“小意思”不小
·貪官咋懺悔一念之差埋下了罪惡的種子?
·“還債局長”的“憨性”是黨員干部的本性
·中共九大:主席力挺陳毅當代表,劃去女兒李納名字
·毛澤東參加十大驚險一幕|毛澤東后代為何不做大官?

·理論精粹
人民網理論頻道十八大系列訪談
人民網理論頻道十八大
系列訪談
  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集體採訪
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
集體採訪
 
·中央紀委副書記張軍 :司法 實現立法精神的橋梁
·解放軍報評論員:當前頭等大事 首要政治任務
·十八大報告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張雪:規避換屆中初始提名階段存在的問題
·學習十八大輔導文章① 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的十年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2年第11期目錄
資料中心  
共青團成立90年 中央蘇區資料庫 辛亥革命資料庫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
開國將帥名錄·永遠的豐碑——革命先輩紀念館
基礎|黨史大事記|黨史上的今天|黨章教程
會議|黨的會議|歷次黨代會|政治局集體學習
文獻|領導人文選|歷史、當代文獻|馬列全集
事件|抗美援朝資料|海軍博物館|"五四"運動
專題|歷次五年計劃|反腐倡廉大事記|口號選編
圖集|穿越90年·圖說黨史|90年90事|閱兵圖集
視頻|領袖文獻片|共和國圖像日志|《忠誠》
黨史人物3D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