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沈丁立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万鹏) 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指出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欧双方需要加深相互了解,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就此,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
沈丁立指出,这场演讲从中国的悠久文明出发,回顾了我国的历史苦难,引出我国为何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主席介绍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这场演讲因此成为他欧洲之行的收官之作。
在论述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时,习主席用到了酒和茶的借喻。他说,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人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洲主张多元一体。显然,酒茶是文化的不同表达,和而不同与多元一体则是文明哲理的不同切入,都在以不同方式展现人类文化的多样以及世界文明的多彩,这同习主席近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处。
沈丁立向记者谈到,在那次讲话中,习主席提出了文明的多彩性、平等性与包容性。以平等的态度鉴赏他者文明,塑造他者以平等态度观察中国,就是新世纪中国的世界文明理念。正是由于中国与欧洲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双方尤需以平和尊重的方式相互对待,以相互包容的方式对待彼此分歧,从而顺利推进中欧合作。在积极认知双方文化共通性的基础上,中国和欧洲也完全有可能在经济和文化上搭建合作桥梁,全面发展关系。
沈丁立最后指出,习主席的演讲将中国的深度改革与世界的继续发展联系到了一起。虽然我国改革难度愈加提高,但中国将无畏挑战,趟过深水。同时,中国的深度改革将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并营造一个更加平衡、永续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因此获得新的提升,这对世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将提供新的重要机会。习主席在欧洲学院做这次重要的公共外交展示,对塑造下一代欧洲政治与社会精英的中国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欧洲出访系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