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座谈会、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时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今年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整20年和整10年,也是深入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请他就全面深化改革、把准改革脉搏、实现改革重点突破谈谈体会。
记者:习总书记最近强调,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您多年研究邓小平理论和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在习近平提出“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重要指示后,又多次发表文章进行分析解读。这次想请您结合谈谈如何把准改革脉搏、实现改革重点突破问题。
张富泉:自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出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出台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隔又一个十年,习总书记主持武汉会议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人们对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充满期待。不少心忧天下之士还有点担心,说我国市场体制“建立”十年、“完善”十年,现在就只差“实行”二字了!有学者还发问:强秦为什么起用商鞅变法?商鞅为什么徙木立信?言下之意是既要起用通晓变法者,又要让民众知晓其利益。可见推进市场化改革,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只有真正把准了改革脉搏,对改革有个正确的诊断,才能找准攻坚克难、让人民高兴满意的改革良方,也才能实现改革又一个十年的重点突破,并带动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推进!
记者:对于改革脉搏及内在规律与关系,您认为应该怎样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去把握?是不是把准改革脉搏,就能实现市场化改革的重点突破?
张富泉:市场经济的命门在公平竞争,最基本的特征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如果用这个基准对过来的改革把一把脉,或者说做出一个恰如其份的评估,那么目前的市场化改革尚处于劳动力市场化配置,人口却不能自由迁徙的一种“半市场化”粘着状态。一方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激活释放了大量农业生产力。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自由流动起来,或者说对劳动力资源实行市场化配置,大量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职工纷纷进入沿海和城市经济发达区,创造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而在另一方面,由于是“半市场化”而不是全市场化,人口还不能自由自主而有序地迁徙,市场经济动态平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适时调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用脚投票”的规律性作用还得不到发挥,结果只能把差距拉大、市场分割、生态环境和“三农”问题等大量无解的方程揽给政府,相应地又带来所谓“市场失灵”要靠政府来调控的假象,于是乎造成不规范、不透明的寻租机会与空间也越来越多。这又势必导致区际差距越拉越大、政府掌控资源越来越多、权力腐败越来越严重、市场化改革却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远的恶性循环。
记者:改革以来所创造的巨大经济成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而阻碍或延缓改革,出现“半市场化”粘着现象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有学者提出置疑,说市场化导致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并说这是老祖宗马克思早有的定论?
张富泉: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认为其直接成因在于“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3页)。对我国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找原因,恰恰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至今未能到位,旧的体制势力依然故我的结果。由于长时期处于人口不能自由迁徙的“半市场化”粘着状态,导致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曾经历过和大多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的以家庭户为主导,并构成经济与社会、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为特征的永久性迁移模式,因而被称之为中国特有的“候鸟型农民工”现象。这种“劳动承接、户籍拒绝”的长期流动性劳动人口,终年围绕打工地与户籍地像候鸟一样来去迁徙,不仅给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和季节性拥堵,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其中也包括该部分人群的收入和“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显示,到2012年全国农民工已逐年增加到2.63亿人,若加上全国总抚养比42.72%的抚养人口共计3.75亿人。这个数字与全国城镇化率(2012)按户籍人口低出按常住人口17.28个百分点,加上不合国际常例抑制性城镇化的滞后值12.3个百分点(施建刚等,2012) , 即应当进入城镇而被排除在城外的人口约为4亿人是基本一致的。全国有占到近1/3的4亿人口长时期被拦于城镇之外,按人均消费(2005-2010)城镇为乡村3.5倍计算,则相当于全国应有消费力被压缩了近一倍,仅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项每年就压低约20万亿元。
若再加上人户分离造成进城务工者收入,不能用于就业城市购房安置等长期性消费,致使巨大的消费资金转化为农村自建房等分散性投资的现象等,这种劳动力自由流动而人口不能自由迁徙的“半市场化”粘着状态,每年光压低民生和消费潜在购买力就达30万亿元之巨。所以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从突破“半市场化”入手。如果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半市场化”粘着状态一旦被突破,让每年新增30万亿元消费的巨大红利得以释放,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自调自强自求平衡的巨大内需功能得到发挥,中国根本不会存在什么产能过剩问题,也根本不会有什么就业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