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刘元琪:战后以来垄断资本的演变过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013年07月29日16:27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战后列强战争没有再爆发,那么列宁的基本分析是不是错了呢?

在实力格局上,战后出现了两大新情况:首先,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比其他西方国家都强大很多,而后者饱受大战蹂躏,各方面处于崩溃状态,国际资本第一次有了美国这样一个一极超强的力量来调节国际危机,这为资本的国际调节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苏联力量更为强大,在“二战”后把其控制力延伸到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卧榻之侧——中欧。由于世界大战的苦难,许多国家包括西方国家的共产党都极有可能夺取政权,这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垄断资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使资本的国际调节成为迫切的需要。由于这两点,美国极力膨胀自己国家力量,削弱战前列强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从而根本性地改变了战前较平等的以民族国家为主角的列强格局。美国对最反抗英美国家的德国和日本,直至今日还保持着军事占领和控制状态。因此,战后“西欧和日本变成了被布热津斯基‘逼真地’称作的美国的‘附庸’。事实上,用封建的宗主国和附庸国模式来描述西方世界体系内的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最为恰当。” 这种格局导致了战后的和平,以及战后西方资本之间国际主义。有人因此认为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是对的。其实考茨基的根据是错的,垄断资本并不是出自善良愿望联合的,而是遵循列宁提出的垄断和实力原则,只是以一种超级垄断和超级实力来遏制金融寡头之间的恶性竞争的。当然这就瓦解了列宁的民族国家分析框架。

这种超级垄断下的资本国际主义是战后垄断资本最大一个新特点,它导致垄断资本现在更主要地是依靠经济关系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像战前那样经常诉诸政治和军事方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掠夺一般都是通过军事、政治强制实现的。到资本主义时代,大英帝国既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法则剥削,同时通过暴力控制殖民地直接进行超经济掠夺。二战后在美国统治下,经济法则逐渐取代超经济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成为垄断资本剥削的基础性方式。

因此,二战后资本主义结束了列强战争和资本恶性竞争。美国对欧洲和日本扩大信贷支持(在欧洲是通过马歇尔计划贷款,对日本在朝鲜冲突期间给予资助),启动这两地的经济。 同时美国对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采取强硬的态度,以保证自己和这两个地区能够持续得到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

另外在资本之间关系上,建立布雷顿森林经济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美元和黄金的稳定平价、各国货币又和美元维持稳定平价来稳定全球金融秩序,结束以邻为壑式的金融战争。同时鼓励各国资本之间互相渗透,其中主要是美国资本主导他国资本。各国国内的资本日益国际化,就很难有独立统一的民族资本,这样就很难形成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列强冲突。

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基本不实行传统的殖民地化, 而是一定程度上容忍它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获得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2.战后垄断资本在国内层面调节力量的加强

战后垄断资本积累条件还有另一个新的变化,这就是各个国家内部的调节作用也大为加强。这是由于如下因素产生的:第一,生产能力巨大增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加剧;第二,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加剧;第三,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巨额投资和私人垄断资本积累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加剧;第四,科学研究社会化和个别垄断资本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生和发展了。为了克服这些矛盾,国家除了独自或者与私人资本合资开办企业直接控制经济外,还通过如下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发生紧密联系:在剩余价值生产方面,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直接地或变相地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剩余价值的实现方面,国家除了积极为垄断组织开辟国内外市场外,还有意识地扩大国家消费,增加国家采购,创造出一个国家市场;在剩余价值分割方面,私人垄断组织的利润总额中有将近一半通过利润税的形式转入国家手里。 在劳资关系上,既限制工人反抗资本同时又通过福特主义(大批量生产同时提高工人工资促进大众消费) , 工人阶级成为社会消费从而成为实现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社会基础。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31页。

Joseph Halevi,The Global Minotaur[J].July-August 2003.

(责编:陈惠照(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政治经济学评论》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