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把学习型放在首位,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富泉,请他就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及分税制改革进行分析。
记者: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分别就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决定,现在又到了一个十年节点,当前,改革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市场化改革如何深化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现在面临“本领恐慌”,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当前迫切需要通过学习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寻找新的突破口。作为长期研究邓小平改革开放战略思想的专家,请您就此谈谈体会。
张富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要来一场“学习的革命”, 太重要、太及时了!今天推进市场化改革所遭遇的疑难问题,实际上也是个学风、文风、作风问题。比方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书饱含着改革释疑解难的经验智慧与深刻哲理,看起来简单也很好读,但把它真正弄明白并消化运用实属不易。在此我们以习近平“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为指导,重温邓小平“三步走”战略设计的原著,即“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而“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
这里,后一个翻两番要比前一个翻两番多出10年甚至30年,且在邓小平看来“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1987)。这就表明“三步走”战略部署,既重GDP更重质量效益与环境。因为“前两步”翻两番是在改革之初短缺经济时期,此时发展是硬道理,GDP新增财富越多效益也越好。但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有了“前两步”翻两番的物质基础,此时生态环境也是硬道理,“第三步”再翻两番多用10年甚至30年时间,显然是在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做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可事实上,进入新世纪已经13个年头,我们的目标还是“十年翻一番”,并没有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市场化改革上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迟迟不能到位,这就不能不带来生产过剩和资源环境等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问题。
记者:也就是说推进市场化改革,必须跳出“十年翻一番”的惯性掣肘。但不少学者认为,目前的产能过剩就是市场经济带来过剩的必然反映,有的还借此现象对在中国搞市场经济产生新的置疑?
张富泉:目前较普遍地存在着的产能过剩问题,事实上并不是“市场经济带来过剩的规律性反映”,恰恰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尚未形成的结果。前面我说过,由于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还学习消化不够,并没能跳出“十年翻一番”的惯性掣肘,在“前两步”战略目标导引下又走过了十几年。而此时已进入新世纪,短缺经济时代已告结束,卖方市场全面转向买方市场,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到位、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远未拓展的情况下,仍局限于“十年翻一番”的目标,显然只能釆取政府推动、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所谓真理迈过去半步就是谬误,GDP崇拜演绎的结果,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并带来结构失调、生态失衡、竞争失序和贪腐滋生等诸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