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
自助餐的细节
航母上的这顿自助午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一不小心,记者脸红了两次。
细节一:喝饮料。
口渴,记者从餐台上取了一盒纸包装的凉茶饮料。喝完,记者随手将它扔在了一边。没想,坐在对面的宋美燕参谋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你要是我带的兵,可就要挨批了。”
为啥?宋参谋说:我们航母上喝完纸包装饮料,必须将吸管取出,然后把纸包装压平,这样方便回收存放。说完,她还亲自给记者做了示范。
细节二:倒残渣。
吃完饭,记者跟大家一起到垃圾回收处倒餐盘残渣。
垃圾回收处分为三部分:残渣台,不可回收,可回收。记者不小心将用过的餐巾纸扔进了残渣台。旁边站着的服务官兵看到了,连忙将餐巾纸捡起,放进了可回收处。
宋参谋对记者说,航母上执行严格的垃圾分类。每一次出海,官兵们都将可回收的垃圾集中卖出,所得资金捐给希望小学,这样做一举两得,既环保又公益。
细节决定成败。一顿饭让记者看到:航母官兵的高素质,正是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规范出来的。
15:00
航母的巡查员
下午3点,带上红色安全监察袖标,拿着防爆手电,记者跟随舰上“生命力巡逻更”进行安全巡查。
“安全是航母的生命。”安全长米峰对记者介绍说,“生命力巡逻更”是航母上特有的安全巡查机制,巡查人员由部门联合组成,不同的组每天在不同的路线上进行安全巡查,以消除安全隐患。
今天带队的是监察中队一班班长、上士林远锋。左转,右拐……跟着他走了没一会儿,记者就完全失去了方向感。每条通道,都布满了各种阀门和仪表,在记者眼中模样都差不多。
航母太大了,对于常人来说就是迷宫。可对于班长林远锋来说,这一切他太熟悉了,航母上几千个舱室,他和战友都用脚步丈量过。“只要给出舱室代号,1分钟之内马上能确定具体位置;6分钟之内,能从航母上任何一点赶到指定现场。”
走过一处仪表盒,林班长突然停住了脚步。他将手轻轻放在仪表盒的外壳上,那情景就好像一位父亲将手放在孩子的额头上,看看是否发烧。
“怎么样?”“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林班长肯定地回答。记者随后用温度计进行了验证,果然如此。
紧接着,林班长向记者透露他们安全巡查的“四秘诀”——
闻:看有没有异味焦味;听:看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摸:看设备温度是否合适;看:用手电观察不留死角。
巡查到一处消防泡沫站,林班长钻了进去。里面管道交错,空间狭小。他猫着身子,打着手电,看了好一阵才出来。
“这是重点检查部位,任何一处细节都不能放过。”林班长抹着额头上的汗水说:“如果因为我的疏忽出现了安全问题,那我就成了历史罪人。”
记者翻看舰员住舱的管理手册,每一条都规定非常具体。比如,用电必须使用水密插头,房内不准晾晒湿衣服等等。
记者看表,不知不觉中已经巡查了1个半小时。顺着舷梯向下,终于来到此次巡查的最后一站。在舱室角落里,悬挂着一个不锈钢小牌。林班长记录完巡查情况,将不锈钢小牌取下,而后又从自己口袋中取出另一个不锈钢小牌挂上。
“换牌就意味着此次巡查任务的结束。”林班长说,当我们结束巡查时,另一组“生命力巡逻更”紧接着又出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