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略论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
杜飞进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
2012年12月26日18:16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41.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论断。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蕴藏着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只有激发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此,应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两个方面下功夫,“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42.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角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要求。十八大报告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论断,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到决定国家兴衰高度的同时,还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表现出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43.第一次用“三个倡导”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部署以来,提出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社会各界的期盼。十八大报告以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表述,从国家发展目标、社会环境氛围、个人道德风貌三个方面,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44.第一次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表明我们党切实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表明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提出“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近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并对如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认识、新举措,必将有助于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45.第一次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内容”的论断。全面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社会,只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切实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才能切实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这一论断的提出,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把握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十八大报告对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文化产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等,都是根据时代条件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文化生产和提供领域的新体现。

46.第一次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的论断。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十八大报告深刻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的论断,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新要求、新部署,比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原则,“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的与时俱进。

47.第一次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坚强信念。面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体现出党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8.第一次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社会建设总体任务。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到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将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再到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表明党对社会建设的地位、内容、方式、途径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自觉。这一总体任务的提出,表明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改善民生,就是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创新管理,就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就成为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和行之有效的关键举措。

49.第一次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到新的重要位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十七大报告在阐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建设任务中提出的一项要求。十八大报告将其提到加强社会建设重要任务的高度,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些激动人心的目标和要求,比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

50.第一次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目标要求。从十六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到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地位愈加凸显,表明党愈益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当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更高质量的就业,就是既要让人民有业可就,又要就业舒心,提高对就业的满意度。提高就业满意度,一方面要加大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人力资本;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就业服务。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些新目标、新举措,比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都是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提高就业水平、满足就业需求的有效举措。

(责编:常雪梅、何晶茹)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