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第九章 做“伯乐”是伟大且快乐的事情
2012年12月20日14:4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领导干部的职责千头万绪,但牵一发而动全身者,首推选人用人。面对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用好了人,就把握住了现在;选准了人,就赢得了未来。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当它能够以广阔的胸怀吸纳和集聚优秀人才之时,就是其兴旺的起点;而当它将优秀人才拒之门外或使用不当之时,则是其衰败的开始。

纳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民之福、国之本,是历史发展进步之源泉。据《汉书?武纪》记载:

在为汉朝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大将军卫青过世后,汉武帝刘彻为了“广延天下人才”,特向全国发布《求贤诏》,其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斥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有异乎寻常的事业,必定要倚重非凡之人来完成。所以,千里马也许不驯服,却能行千里之遥,有才能的人也许不屑于流俗而受到讥议,却能建立功名。对于难以驾驭之马、放纵不羁之才,关键是如何驾驭、如何使用。随令州郡长官考察并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杰出才能、可为将相及能出使极远国家之才。这足以说明刘彻具有强烈的爱才惜才意识。而汉武帝时期所造就的人才鼎盛局面,也促使刘彻成为有作为的一代君主。事实上,选贤任能,一直令历史上很多政治家所极力推崇和仿效。在清“康雍乾盛世”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雍正就说过:“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耳。”斯事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中国近百年来的国家大势,在历史舞台上不同政治势力此消彼长、潮起潮落。决定这些政治力量兴衰起落的不外乎有两个根本性因素,一是看其所倡导的主义、路线、政策、举措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符合时代发展大势,二是看其能否凝聚、造就并切实使用好广大优秀人才,来有力贯彻其所倡导的主义、路线、政策、举措。而在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对比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最终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把握住并运用好了这两个根本性因素。

那么,在大力推进制度化选人用人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领导干部的选人用人职责呢?如何科学把握“制度选人”和“伯乐选人”的关系呢?又应如何更好地探索和完善选人用人之道呢?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一、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是什么

选人用人是创造历史、开辟未来的大事业。对于国运兴衰而言,选人用人不是参考因素,而是决定要件;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选人用人不是一般职责,而是首要职责。

读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人,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两部小说的人物塑造方面,无论是三国时期雄踞一方的刘备,还是梁山伯的首领宋江,他们的谋略、军事指挥才能和武功在当时都显得平庸。那么,为什么两人却又能在英雄辈出的时代成就一番作为呢?实际上,这两部小说的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效果,更反衬出了刘备和宋江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深谙引才、聚才之道。刘备是白手起家,从最初以桃园三结义的方式聚集关、张二将,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等,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工作上,进而占据了“人和”的优势,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宋江也是如此,他的优点和特长,也在于能够团结人、凝聚人、包容人,凭此稳坐梁山头把交椅,并带领一百多位性格各异、极难管理的“英雄好汉”,演绎了一段“替天行道”的历史佳话。

诚然,有英才可选可用,是选贤任能的前提。翻开历史的画卷,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其人才状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谓“群星璀璨”,有的却“寥若星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有的历史时代,就可能会出现缺少人才可选可用的状况呢?如果根本没有人才存在,那又何谈选贤任能呢?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