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第四章 鉴史取势:读懂那些事、那些人
2012年12月20日13:4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那么,历史为什么能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第一,从历史和未来的关系看:历史不仅告诉我们从哪里来,也启迪我们往哪里去。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说过:“我们生活在一条思想的河流当中,我们在不断地记忆着过去,同时,又怀着希望和恐惧的心情展望着未来。” 实现民族复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十分清醒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会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只有始终铭记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永远牢记我们出发时的理由和誓言,切实做到不忘本、不自满、不懈怠。尤为重要的是,历史虽是对过去客观存在的记录,但“历史里边也有普遍真理”, “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的确,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探究和把握,可以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预见未来发展的趋势,增强未来发展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所指出:“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九十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苏东剧变发生。随之,在国际上出现了唱衰社会主义的声音,甚至有人还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也即“共产主义失败论”。国内也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疑问和迷茫。针对这一事关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就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很深刻、很有说服力地回应了人们的忧虑。他说: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看:现实是历史的影子,历史是现实的镜子。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今天的一切都是由昨天的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与历史比较,现实虽有新发展、新创造、新进步、新超越,却不能不带有历史遗存下来的痕迹和烙印。所以,无论人们是否愿意或赞同,在现实中总可以找到一些历史的影子。但同时,历史也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现实的每一步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参照和借鉴。所以,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面对复兴之路上的种种难题,当人们的认知将历史和现实交融汇合在一起,智慧的力量便会随之而生。毛泽东就非常注重从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他在1930年5月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提出: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第三,从学习历史的对象看:要善于从别人的历史中学习,也要善于从自己的历史中学习。

历史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发展的,每个人、每代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也都有各具特色的历史。所以,历史的智慧散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代、各个角落。这就决定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必须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反复强调的“全面的历史的方法”,不仅要在纵向上向自己学,也要在横向上向别人学;不仅要向当代人学,也要向古代人学;不仅要向中国人学,也要向外国人学。

1942年3月,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方法——“古今中外法”,对于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指导价值。

所谓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古今”是个时间概念,“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是学习、研究历史的纵向维度;“中外”是个空间概念,“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是学习、研究历史的横向维度。

第四,从历史过程的性质来看,正确的历史经验是财富,错误的历史教训也是财富。

历史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有鲜花,就会有荆棘;有平坦,就会有坎坷。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失败的教训依然珍贵。

毛泽东曾指出: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他曾亲自主持编辑了三部党的历史文献集,即《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和《两条路线》,这其中既收集了代表正确路线的材料,也收集了代表错误路线的材料,以供党内主要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比较和对照中研究党的历史,弄清党的历史上的原则是非。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失败也是我们的财富,而当过去的成功和错误都变成了我们的经验,对于开辟我们事业的未来,是最可宝贵的财富。因此,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论是前进、停滞或是倒退的历史经历,都能够为未来的复兴之路提供宝贵的参照和借鉴。关于这个问题,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

必须用两只眼睛看历史,既要看到历史上的光明面,也要看到历史上的黑暗面。我们既不要对自己的历史盲目歌颂,美化阶级社会;也不要对自己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把自己的历史写成苍白无色,好像只是一些罪恶的堆积。

总之,历史是一笔无形又有形的财产,因为它虽摸不到,却能用得上。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高、更远,会变得更睿智、更清醒。而以史为鉴的根本目的和方法,就是要与历史交朋友,将历史当做我们的益友帮助我们成长,将历史当做我们的挚友激励我们进取,将历史当做我们的诤友警示我们自醒。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