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这是被历史反复印证的“试金石”。但很多封建统治者却往往会陷入这样一个历史怪圈:即使熟知人心向背的道理,也难以始终把人心向背作为执政依据,以至于不可避免地使政权最终走向民心的反面,进而导致政权的危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是相悖的,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因而一个个封建政权最终被人民所抛弃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同样要看到的是,人心向背的道理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说起来容易,做到位很难;即使能一时践行,却难以长期信守。所以,封建政权更替的历史也呈现出一个特有的现象——“其兴也勃焉,其忘也忽焉”。而兴和亡之间的轮换,则很大程度取决于统治阶层对人心向背规律的认知水平和信守程度。
翻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关键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故有人据此认为,抗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不能集中精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而给了共产党以发展壮大的机会,所以,是日本帝国主义帮了共产党的忙。当然,如果没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就不可能空前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但正是在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中,中国人民通过国共两党的表现和对比,更加客观、清醒地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毛泽东后来也谈到过这一问题,他说:“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第一,它削弱了蒋介石;第二,我们发展了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军队。” 但更应看到的是,历史对国共两党是公平的,抗日战争同样也给了国民党凝聚民心、赢得人民支持和拥戴的一次重要机遇,甚至连共产党都出于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尊称蒋介石为革命领袖。那么,为什么国民党却错失了这一历史机遇呢?更何况,抗战期间,国民党也没有完全停止对共产党的进攻和围剿,但共产党却越来越壮大。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从短期看可能是物质实力,但从长期看则必然是人心向背。而国共两党力量的消长,正是人心向背的反映。失掉了民心和人民的支持,纵有千般机遇,也终将于事无补。这正应了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一句名言:樱花怒放的时候,也是它凋谢的开始。
与国民党在革命中逐步失掉民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产党却始终站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唤起工农千百万”,从倡导并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到“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取得革命胜利。1949年国共和谈破裂后,原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团长张治中在他《对时局的声明》中曾不无感慨地说:
我居留北平已八十多天了,以我所见所闻的,觉得处处显露出一种新的转变、新的趋向,象征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已显露出新的希望。……我以国民党党员一分子的立场只有感到无限的惭疚,但是站在国民一分子的立场说,又觉得极大的欣慰。我们中国人毕竟还有能力把国家危机挽救过来,还可希望把国家搞好,断不是一个没出息的民族,已可得到证明。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从人心向背的历史规律中去寻找,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国家大势的根本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