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赢”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李树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那么,我们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怎样才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呢?关键的一点取决于用什么“打动人心”,这是饱含着价值取向在内决定着审美境界的文化产业的灵魂。
今年,在我国几百部故事片中,入选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作品只有1部,就是蒙古族导演麦丽丝的新作《老哨卡》。这是一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范例。故事非常简单:在中苏冷战时期,蒙古族战士阿尔斯楞,目睹了苏方士兵谢尔盖丢失了尚未拆封的家书后所承受的折磨,便依然担着政治风险,把刮到中国境内的那封家书,用脚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踩在了让谢尔盖能看到的雪原上,以此搭建起了一架具有超越意义的人性桥梁,同时也充分展示出今天中国政府强调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政治魄力和政治胸怀,同时也是对21世纪中国人精神境界和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有力表达。当影片伴随着《牧歌》,倾盆大雨成了天然的浴场时,谢尔盖沐浴着“天露”将标志着政治身份的军装一件一件脱掉了,赤裸的臂膀回归了人原初的状态。这是对自然的回归,也是对阿尔斯楞善举的认同,更是对草原文化博大胸怀非自觉性的共鸣。此刻,观众会恍然大悟——“崇尚自然”,是一个国际性话题,是建构和平、和谐、和美世界的精神基石,对于提升文化产品的审美境界是不可多得的。
可见,效益双赢的文化产业需要高质量的文化资源,而高质量的文化资源是在深入、系统挖掘、梳理、研究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获得的。
要使审美境界高的文化产品“效益双赢”,还要在宣传即文化产品的营销方面下大功夫。尤其是影视剧的创作,评论家要早一些介入,不能在作品已成定局时才拿给评论家看,那样,即使评论家有很好的意见,也不能推翻重新拍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