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中全會,中國改革新期待
編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1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將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前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各界對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新期待、新建言和新設想?半月談記者通過採訪調研、網絡調查等方式,解析改革關鍵詞。
一段時間以來,各界對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熱情高漲。這次會議上,新一屆領導集體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經濟、社會領域的改革和政府改革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對於這三方面的改革人們有著怎樣的期待和建言,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經濟改革:市場化的新追求
今年以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陸續推出。8月1日起,國家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惠及600萬戶小微企業,年減稅近300億元﹔8月1日起,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全年減負約1200億元﹔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挂牌,引領中國開放型經濟“第二季”……
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王忠明說,對今年以來的改革進展,社會普遍反映良好,但還有更多期待。下一步,特別希望能夠在金融改革、財稅改革、落實擴大民間投資准入、興辦民營銀行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實質性突破,讓中國經濟的活力和后勁更加充沛。
在今年7月取消貸款利率下限之后,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入新階段。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官員表態顯示,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穩妥有序地推進。
專家表示,應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大程度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創造穩定的金融環境和貨幣條件,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同時,要以改革推動,逐漸使人民幣成為主要的國際結算和投資計價貨幣,在局部市場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以此倒逼外匯市場、跨境投資、債券市場、金融機構本外幣綜合經營等領域的改革。
應進一步降低金融行業准入門檻,鼓勵能滿足金融服務需求的新興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特別是鼓勵有實力的互聯網機構發揮自身獨特優勢進入小微金融領域,鼓勵社會資金設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等等。
“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意義,不僅在於拓展民間資本的發展空間,而且在於帶來競爭力量,倒逼國有商業銀行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對實體經濟形成更大的支持。”王忠明說。
針對現存的政府事權不清、收支結構不合理、地方債務風險突出等問題,專家認為,應以優先調整事權、帶動財力重新配置為重點,啟動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在營改增的同時,積極推進以房產稅和消費稅為主的地方主體稅建設。加快建立不動產登記制度,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盡快完善相關制度,一定過渡期后全面推開,並明確為區縣級政府主體稅。此外,應加快推進環境稅、遺產稅等稅制改革。
如何通過改革為民營經濟創造更大發展空間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安徽省工商聯今年年中對省內民營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被調查民營企業投資方向集中在資源、能源等基礎產業,現代商業和物流、政策性住房建設等行業,而包括鐵路在內的交通運輸、水利工程、電信等各種基礎設施,投資僅佔15.8%。
專家建議,要進一步落實好“新36條”,鼓勵民間投資,消除“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如進一步完善投融資制度,落實鐵路投融資領域開放政策,採取多項措施保障民營企業的收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還建議,要以理順資源要素價格為重點,深化價格改革,防止投資消費的進一步失衡,特別是推進成品油、天然氣等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總之,新一輪改革的目標,是進一步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現在中央強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統籌,就是要更多地通過促改革來實現穩增長,通過釋放改革紅利和推進創新來增強發展活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不斷增強經濟長遠發展的后勁。我們對新一輪改革的前景充滿信心。”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辜勝阻說。
相關新聞
人民觀察·第31期:國企改革 既需魄力也需正確方向
人民觀察·第30期:戶籍改革 “三步走”逐步打破城鄉二元制
人民觀察·第29期:金融改革 開啟中國改革“重頭戲”
人民觀察·第28期:財稅改革 或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突破口
人民觀察·第27期:簡政放權 讓政府市場“兩隻手”各就其位
人民觀察·第26期:APEC會議從頭到尾響起“中國聲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