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對於社會公正理念認識的不斷深化切實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展,那麼今天中國改革遇到的各種困境與挑戰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也與社會公正尚未得到有效實現與落實有關。權力對於市場的過度干預與滲透,城鄉、貧富差距的日益拉大,改革成本與成果的不公平配置,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民主參與的制度機制亟需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階層結構的不合理固化,社會建設的相對滯后,公民生態權利尚缺乏有效保障,以上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必須要更加重視社會公正,以公正為問題解決的價值導向。隻有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進一步體現自身的本質,更為有效地証明自身的優越性。
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探索而言,公正的理念已越來越清晰地呈現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內涵之中。眾所周知,鄧小平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經典論斷。而這一主要側重經濟層面的論斷實際上已經內蘊了社會公正的意蘊。沒有社會公正,生產力就不會得到解放與發展。沒有社會公正,生產關系上也不可能切實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江澤民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提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這就將社會公正與人本身的發展直接聯系起來。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尊重個體權利,保障每個人的公正發展機會。隻有充分重視公正在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價值導向作用,才能切實推進人的需要、能力、關系和個性的全面發展。新世紀以來,胡錦濤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目標,指出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而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義,即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這樣,公正就與社會建設的維度直接聯系了起來。進入改革攻堅階段,隻有切實解決好社會公正問題,才能使以人為本真正落到實處,才能夠真正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如果說在鄧小平、江澤民對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表述中,公正的維度尚未正式明確,在和諧社會的理念中,公平正義已經作為社會主義本質的明顯一維而提出了。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召開的黨的十八大對於社會公正的問題作了進一步的強調。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公平正義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指出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証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既然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自然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其本質性的維度。
概言之,無論是從實踐還是從理論來分析,社會公正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性維度,是其本質性內涵。就此而言,要把握社會主義本質就必須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社會公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