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繼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面臨的最為緊迫的任務。它直接關系到未來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能否持續健康地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也直接關系到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充分認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的成果
一個時期以來,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很多年前就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自2007年之后又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似乎是轉而未變。對此我們需要客觀地冷靜地來思考,要充分認識到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取得一定成果,大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並正在轉化為自覺行動。當前,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已經把單位GDP能耗的降低等一系列指標作為硬性考核指標,環境評估已經成為項目開工的必備條件。廣大人民群眾已經認識到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必須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特別是近年在世界范圍內發生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認識到這是環境長期被破壞的結果,要保護環境,保護自己的家園,就需要轉變生活方式。絕大多數城鄉居民開始倡導並踐行節約、環保和循環經濟。不少企業已經建立循環經濟系統,節約了能源和資源,還有的地方建立了循環經濟產業園區。
二是開始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機制。如為了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能源,階梯電價、階梯水價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商場和超市不准提供免費的一次性塑料袋﹔節能建筑的新標准已經頒布並在實踐中貫徹執行﹔不少企業更加注重資源的循環利用,不僅減少了排放甚至實現了對資源的吃干榨盡,不對環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同時也為企業增加了經濟效益等。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小水泥、小火電、小化肥等能耗高的項目被強制關閉,代之以能耗低、效率高的大型特大型企業。
三是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技術不斷被應用到實踐中。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資源和能源,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在我國能源供給中的比重逐步加大,一些節電、節能產品被廣泛應用,如用LED燈具代替白熾燈﹔感應式水龍頭的應用節約了大量的水﹔中水的利用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企業內部科學技術進步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又節約了資源和能源。從總體效果來看,我國的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斷提高、單位GDP能耗不斷降低,環境在逐步改善,特別是一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環境總體越來越好。
四是經濟社會的協調性進一步凸顯。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改善民生的力度,教育、醫療、住房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正逐步得以化解,廣大人民群眾更多地分享到了改革開放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