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需要打持久戰,又要隻爭朝夕,加快推進。
第一,要繼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新的歷史時期,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解放思想和轉變觀念。具體而言,一是要把過度追求經濟增長的理念轉變到既要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更要強調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協調,向結構調整要效益。二是要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轉變到實現經濟與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共生,特別是要把社會發展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著重解決影響社會安定和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矛盾上來,著力於深化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是要把過去以追求產量為主以量取勝的發展戰略轉變到以提高質量、打造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為主的發展戰略。四是要把經濟增長的動力從以投資和出口拉動為主,轉變為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把以前隻重視生產忽視消費轉變為更加注重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
第二,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無論遇到什麼風浪,都能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當前,我國生產力水平仍然比較低,而且分布不均衡,既有發達的城市也有落后的農村,我國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生產力發展之間的矛盾,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會改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在經濟社會轉型期間,新舊矛盾和問題交織,政治體制改革、文化強國、社會和民生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固然十分繁重,但都不能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第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就是要尊重客觀規律。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樣必須遵循經濟規律,特別是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一是遵循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如價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以及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等。二是要遵循經濟周期規律。經濟周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三是要學會利用經濟手段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第四,要實施一系列有利於實現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一是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決定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和未來,要建設強大的國家必須重視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真正實現由過去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二是要實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戰略,優化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等,在結構調整和優化中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三是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因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和現實,我國要在新的全球分工格局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贏得新的競爭優勢。
(執筆:趙振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