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七:為青年搖旗吶喊
共青團工作有四項職能: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及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團組織三個作用之一便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那麼由此便不難理解,何為“為青年搖旗吶喊”,顧名思義便是要求團干擔負起引導鼓舞青年的責任。隻有成為他們的引路者與支持者,才會使他們更信賴團組織,才會對他們形成一種感召力與凝聚力。
那麼如何對青年進行正確積極的引導與鼓舞?首先,了解當代青年的時代特點。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了解了當代青年的思想、觀念、興趣等,才會在尊重迎合他們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引導。否則,適得其反。當代的青年富有理想、熱愛祖國、勇於競爭及積極創造,那麼團干就是要迎合青年的這些特點進行引導與鼓舞。其次,注重青年的能力培養,以強化組織動員青年的能力為關鍵。切實把組織化動員方式與社會化動員方式結合起來,廣泛有效地團結凝聚青年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第三,堅持不懈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青少年,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年齡段青少年思想意識的關鍵點,探索有效的教育引導方式,堅定廣大青少年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第四,服務青年,抓住青年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把促進青年就業創業作為服務青年的重中之重。1.加強技能培訓﹔2.開展信息服務﹔3.推進陣地建設﹔ 4.提供資金扶持﹔5.深化青年創業帶頭人項目。第五,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訴求與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結合起來,探索建立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制度性安排。作為團干肩負起支持引導青年的責任是光榮而又艱巨的。團組織要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團干要多走近團員青年,了解他們的特點,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做一個為青年搖旗吶喊的優秀團干,切實增強團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更好地發揮共青團作為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妙招八:服務青年既要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
共青團以青年為服務對象,服務青年就應該服務到實處,能夠走到他們的生活中,了解他們最需要的東西。陸昊同志在第三次全團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提到“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會生活,尤其是普通青年的社會生活。熟悉社會生活,特別是熟悉普通青年人的社會生活,是我們做好共青團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毋庸置疑青年是一群十分特殊的群體,但卻是國家是社會的未來,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他們擔負著繼承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責任,他們的健康成長也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引導他們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生活成為青年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項責任是團工作者必須認識到的。但是為青年服務要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不能隻走形式。如今社會正處於轉型階段,高科技給我們社會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激發了人類不小的誘惑,尤其對青年和青少年,為其沉迷墮落提供了更好的、更便捷的工具。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不斷的強加在他們身上,因此,他們除了自己不懈的努力奮斗之外還需一些外力的援助,這就需要團工作者真正的承擔起責任來。能夠真正的走進青年,融入其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就需要團工作者有耐心,有責任感,把青年面臨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通過一些對青年有實際意義的活動把他們吸引過來,切實的能為其生活和工作服務到實處,也讓其切實的感受到對自己有幫助有好處,才能得到民心,得到青年的擁護和贊成,才能對其工作做出肯定,也才能取得工作上的成就。
共青團這個特殊的崗位,工作很容易流於形式化,團干部要堅決杜絕這種現象,要做到在青年最需要的時候能夠出現在他們的身邊,把他們的喜怒哀樂、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團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無困難的青年錦上添花,為有困難的青年雪中送炭。
妙招九:主動關心青年,做青年的“娘家人”
提到青年,他們是青春活力的代名詞,是朝氣蓬勃的最佳象征,他們有無限的力量和激情,但是他們還是一群涉世未深的“牛犢”,在展現自我的過程偶爾會意外的拐一個彎,所以需要一塊專為他們設立的指向標來引導他們,共青團就應該承擔起這塊指向標的責任。要知道有些青年不是因為他們的熱情已經燃盡,而是他們誤入歧途卻仍未識歸途,需要有人伸出雙手能給他們一些援助,他們的熱情和活力需要一個適合的平台才能完美的釋放。當人們隻能用“代溝”這樣的詞語來敷衍與青年人的溝通時,那麼孤獨失望的不僅僅是長輩。為他們服務就應該站在他們的立場,設身處地的為他們想想,什麼適合他們,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接受適合他們的東西,其實青年人的凝聚的潛力是很大的,一旦找到了那個讓他們信服的共同點,釋放出的力量是難以想象的,找到能凝聚吸引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團工作者的責任了,這就需要了解青年的特點,了解當前這一代青年的狀況,不能固步自封,以自己走過的青年歲月來定義另一代人,也應該分析社會現狀和時代大局,看看以共青團的力量能夠為青年提供哪些有益的服務,去接近他們聆聽他們的思想和內心的真實感受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真正優秀的團干部對青年來說既是他們的親人,也是老師,更是朋友,這樣才能真正的走進青年的心裡,跟他們打在一起,才能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的切實需要。
目前青少年犯罪、進城務工的青年農民工遇到的種種問題顯著,還有一些無所事事的社會青年,很多都會被牽扯到案件中,其實這些本可以通過有關渠道解決,但事實是每當案件發生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意識到這種事在這個普遍的群體裡都有可能發生的,但至今沒有可行的措施,有關青年的案件仍一件接一件。其實提到青年問題,人們的視角不會首先放到團工作上,青年遇到問題更不會主動的找團來給解決,所以要想發揮團組織的作用,團干部首先必須主動的去接觸青年,了解他們的心聲,或者主動把他們吸收過來,讓他們了解團也是他們可以依靠的陣地。在一次對社區的一個街道辦事處的團委書記做訪談的時候我了解到,他們社區內的青年們從來不會主動來找團委,即使家庭面臨很大的困難,對團的意識淡泊,或許很看輕團事業,究其原因還是團組織沒有在人們的心中產生影響力和吸引力,這就是團干部的責任了,需要團干部身體力行,承擔起青年人“娘家人”的角色,讓青年有事主動回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