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重大事件的意義,往往隨著歲月的流逝,越發清晰地顯現出來。今天,站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發的新的起跑線上,回眸新時期3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我們深深感到: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國家和人民的一場偉大覺醒和偉大奮斗﹔瞻望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越發堅信,改革開放是鑄就“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和必由之路。
偉大覺醒——
歷史關口作出歷史性抉擇
所謂“覺醒”,就是對事物的認識由迷惑到覺悟、由懵懂到清醒的過程。30多年前,剛剛走出“文革”陰霾的中國,站在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整個國家和民族呼喚著一場思想深處的革命。現在回過頭看,改革開放新征程的開啟,是與我們黨在這樣幾個重大問題上的覺醒分不開的。
對世界形勢的重新認識。二戰后,世界進入相對穩定期,科技革命進入新的發展期。然而,由於我們缺少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也由於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封鎖,沒能很好地利用這個戰略機遇。這一時期,美、德、日等國家的快速發展,把中國進一步甩到了后面。“文革”結束后,我們重新審視世界,1977年下半年起派出不少代表團出國考察,國家領導人也頻頻出訪。走出國門,思想受到極大震撼,對世界形勢、對現代化有了新的認識。鄧小平同志在日本參觀日產汽車公司時的感慨——“我懂得什麼是現代化了”——代表了當時很多人的心聲。此后,對外開放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開始大步走向世界,快速“趕上時代”。看看今天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交融,看看今日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精彩表現,可以體會到,當時我們在世界形勢這個問題上的覺醒,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對基本國情的重新認識。我們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新中國建設的,盡快改變落后面貌,是當時相當普遍的民族心理。“超英趕美”的口號,激發出人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然而現實是無情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失誤,“文革”更是使我們遭到嚴重挫折。在深刻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我們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事實上不夠格”。正是基於這個理性認識,我們重新找到了出發點,制定了“三步走”藍圖,開始了腳踏實地搞建設的歷程,實現了此后30多年國力的持續攀升。十八大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在今天看來已是常識的論斷,卻是付出慘痛代價得出的結論。可見,當時我們在基本國情這個問題上的覺醒,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對馬克思主義的重新認識。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舉起馬克思主義的大旗。然而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並不是始終清醒的。戰爭年代,我們吃過教條式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大虧,“文革”的理論和實踐更是嚴重背離了馬克思主義。“文革”結束后,“兩個凡是”又成為人們思想的枷鎖。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中,鄧小平同志尖銳地指出:“連什麼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都成了問題,簡直是莫名其妙。”可見,當時一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何其荒謬。也正是這次大討論,為全面撥亂反正打開了思想閘門,成為偉大轉折的思想先導。面對今天思想領域生機勃勃的景象,面對我們黨理論創新的豐碩成果,可以看出,在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個問題上的覺醒,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對人的能動作用的重新認識。人是生產力中最能動、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條件下,人們都被牢牢束縛在特定的地方、單位、組織,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又嚴重壓抑了人們的思想。鄧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呼吁,“要有一批勇於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闖將”,要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隨著社會空氣的寬鬆,擺脫思想禁錮和行為束縛的人們,迸發出向上的、奮斗的激情,社會的每個細胞都復蘇起來,整個社會都活躍起來。可以說,沒有個體積極性、能動性的充分調動和發揮,就沒有今天社會生機迸發、活力洋溢的生動局面。可見,當時在人的能動作用這個問題上的覺醒,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