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第四章 鑒史取勢:讀懂那些事、那些人
2012年12月20日13:4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歷史是一筆無形又有形的財產,因為它雖摸不到,卻能用得上。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會看得更高、更遠,會變得更睿智、更清醒。而以史為鑒的根本目的和方法,就是要與歷史交朋友,把歷史當做我們的益友幫助我們成長,把歷史當做我們的摯友激勵我們進取,把歷史當做我們的諍友警示我們自醒。

到過圓明園的游客,都會把園中所殘存的遺址作為必看景點。雖然,這個曾由康熙親題園名,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后被外國侵略者燒成一片廢墟,隻剩下些許斷壁殘垣,但依然不能改變人們對它的敬畏。特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記住它,憑吊它,還要將它永遠作為教育和激勵子孫后代的寶貴歷史遺產。

1861年11月,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記錄下了一年前在遙遠的中國所發生的那慘痛一幕: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筐。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在一百五十年后的2010年,法蘭西、英吉利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兩個文物強盜”,同時,英法兩國火燒圓明園入選“最大的文物毀滅罪行”。英法兩國的殖民主義者創造了兩項可恥的世界之最,也為中華民族提供了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的歷史教材。

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所遭受的恥辱、失敗,所創造的輝煌、成就,都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視的寶貴財富,必須始終牢記、認真反思、充分借鑒。在民族復興的漫漫長路上,它像一個警示燈,提醒著我們不走邪路,少走彎路﹔它像一個助推器,激勵著我們永遠向前走,不走回頭路。這就是鑒史取勢的魅力所在。

那麼,歷史對我們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如何看待黨的歷史上的錯誤和挫折呢?又應當如何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呢?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鑒史取勢的實際效果。

一、沒有歷史,我們從哪裡來

歷史首先是一個時間概念,即已經過去了的客觀存在。既然歷史是“過去時”,那麼,它對我們當前進行的“現在時”及尚未發生的“將來時”,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有人說,不懂歷史的人,沒有根﹔淡忘歷史的民族,沒有魂。的確,有了歷史,人類社會才有了既往,有了延續,有了生存發展的依據。

對於一個人來說,“讀歷史是智慧的事”。 與歷史相伴,會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更飽滿﹔與歷史共舞,會讓自己的前程更光明、更精彩。這就是歷史,一個我們觸摸不著卻又可以在心裡變得很實在的東西,它的光彩不會因時光的流轉而褪色,它的魅力不會因風雨的吹打而消減。

提起學史、用史、鑒史的榜樣,很多人會提到毛澤東。尼克鬆這位美國歷史上唯一與毛澤東謀過面的總統在談到對他的印象時曾說:他“不僅是一位完全獻身的和重實際的共產黨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對中國人民的歷史造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詩人”。 的確,毛澤東對歷史鐘愛有加。從他的講話、文章、書信裡,都可以領略到他對歷史的深刻見解和獨特造詣。早在學生時代,他就通讀過《二十四史》,后來又再次通讀全書,並作了大量的批注﹔他還曾七次讀過《資治通鑒》,等等。從毛澤東的個人成長經歷來看,淵博的歷史知識、深厚的歷史功底,從歷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不能不說是他逐步成長為一位偉大革命領袖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周恩來所說:“讀古書使他的知識更廣更博,更增加了他的偉大。”

對於一個民族而言,歷史是民族的共同記憶。周恩來說過:“歷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像記憶對於個人一樣,一個人喪失了記憶就會成為白痴,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歷史,就會成為一個愚昧的民族。”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歷史,其間雖歷經波折、飽受磨難,卻仍以頑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創造力,鑄就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從世界歷史的范圍看,與其他古老文明比較,中華文明的起源雖不是最早的,但卻是唯一從未中斷、一直延續至今的文明。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從中華民族順利發展和不斷壯大的歷史進步中得以產生和形成,更在中華民族應對各種災難和反對一切內外落后勢力的歷史斗爭中得以積聚和沉澱。因此,歷史是一座精神寶藏,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 。正如習近平所指出:“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

更應認識到的是,“隻有講歷史才能說服人” 、“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 用歷史來教育人民、團結人民、激勵人民,這是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發展和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得出的寶貴經驗。面對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 也“隻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 鑒於此,鄧小平在總結中國近代歷史時,特別強調了用歷史來教育青年、教育人民這一重要問題:

中國從鴉片戰爭起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成了世界著名的“東亞病夫”。從那時起的近一個世紀,我國有識之士包括孫中山都在尋求中國的出路。孫中山開始就想學習西方,所謂西方即資本主義。后來,孫中山覺得資本主義西方不行了,提出“以俄為師”,學習十月革命后的俄國,開始了國共合作,導致北伐戰爭的勝利。孫中山逝世以后,國民黨的統治使中國繼續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地位,在日本侵華期間大片國土淪為殖民地。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后來發展起來的官僚資本主義壓迫下,中國繼續貧窮下去。這個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不行,中國除了走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別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國拋棄社會主義,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要說實現“小康”,就連溫飽也沒有保証。所以了解自己的歷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這些歷史,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當然,提倡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發揮歷史的資政育人功能,不能脫離實際,陷在故紙堆裡不能自拔﹔更不能厚古薄今,凡事以古訓為現實窠臼。孔子有句名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自謙不做“創始”的聖人,隻做“傳承”的后人。實際上,如果孔子只是古人的“傳聲筒”,又怎能成為儒學的創始人。所以,我們要敬畏歷史,更要敬畏現實。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就說過:我們要從經典著作裡學習研究歷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更要從今天的歷史裡學習研究歷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隻有從學習今天的歷史入手,我們才能免“禁閉”之苦,享自由之樂。歷史是一條線,誰也不能割斷這條線。好古輕今,脫離現實,關在“禁閉室”裡寫文章,怕寫不出什麼好文章來吧! 這是在學習和研究歷史時所應切實把握的。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