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第四章 鑒史取勢:讀懂那些事、那些人
2012年12月20日13:4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中國再次面臨“向何處去”的命運抉擇。對於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問題,直接關系到能否正確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的奮斗成就,關系到黨的團結和國家的安定,也關系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道路,因而成為當時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個事關全局、十分緊迫的重大問題。

在對待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上,當時有兩種錯誤傾向:一種傾向認為,毛澤東的一切決策、指示,都屬於毛澤東思想的范圍,“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按照這種“兩個凡是”的觀點,黨就不能如實地糾正毛澤東晚年發動和堅持“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另一種傾向認為,既然毛澤東晚年犯有發動和堅持“文化大革命”這樣的錯誤,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是否應當肯定、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是否需要繼續高舉,就成為問題了。

針對這種情況,鄧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堅決頂住借口毛澤東晚年錯誤從根本上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傾向,在領導黨和國家擺脫“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災難、進行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的過程中,用極大的精力來解決如何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他指出:如何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這不只是個理論問題,尤其是個政治問題,是國際國內的很大的政治問題。”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毛澤東思想“不但在歷史上曾經引導我們取得勝利,而且在今后長期的斗爭中,仍將是我們的指導思想。對於黨的這樣一個重大原則表示任何懷疑和動搖,都是不正確的,都是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相違背的。” 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由鄧小平親自主持起草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在歷史發展的轉折關頭,創造性地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進行科學評價,這也成為鄧小平一生中的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

更值得尋味的是,真正的英雄,並不是孤獨的。雖歷經坎坷和曲折,但民族復興的歷史始終沒有被割斷,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更是代代相傳。在二十世紀最后一次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總結指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而毛澤東科學地評價孫中山,鄧小平科學地評價毛澤東,留給后人的則不僅僅是一部完整的精彩世紀畫卷。在我們為這三位世紀偉人的“英雄相惜”而驚嘆之時,也深深地為他們的遠見和膽識所折服,為他們對民族的忠誠和無私所感觸,更為他們對復興的執著和堅韌所激勵。

那麼,堅持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評價歷史人物,究竟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首先,隻有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才能科學地評價歷史。如果把歷史比作一棵大樹,那歷史人物就是這棵大樹上的枝葉。而大樹之所以看上去繁茂,首先在於有枝葉的裝扮。任何歷史人物的思想和實踐,都不只是反映他個人的思想和實踐,也體現著他所處時代的歷史烙印。像孫中山這樣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歷史人物,是當時先進力量的代表,引領著時代前進的方向。他的思想和實踐代表了一代革命先驅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所具有的最高水平。否定孫中山的歷史功績,實際上也就否定了那一代革命先驅為中國革命事業而奮斗的光榮歷史。

其次,隻有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才能增強民族自豪感。一個有凝聚力的民族,首先是一個有自豪感的民族。民族自豪感不僅來源於本民族現實的整體狀態,也來源於其有沒有一段光輝的歷史。而歷史人物的實踐,是歷史的具體化身和生動體現。一個民族的偉大歷史人物的形象,直接影響著人們對於本民族的認同、忠誠和熱愛。如果由於否定本民族的偉大歷史人物,從而實質上起到否定本民族歷史的效果,那民族自豪感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歷史根源。而失去了民族自豪感,必然導致民族離心力增加。赫魯曉夫及后來的戈爾巴喬夫全面否定前蘇聯黨和國家歷史及其領導人的種種做法,對於前蘇聯的解體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

第三、隻有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才能更好地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一切真理都是在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獲得的。經驗教訓不僅從現實實踐中來,也從歷史實踐中來。而偉大歷史人物的實踐,則為我們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供了最直接、最鮮活的素材。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從孫中山的革命實踐中汲取了經驗教訓,才能夠站在孫中山的“臂膀”上開啟新的革命征程,領導人民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也正是從斯大林晚年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才翻開了以蘇聯為鑒戒,走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篇章。

總之,歷史永遠是高懸在執政者頭上的一把利刃。它可以成為自己手中的武器,也可能變為傷及自身的鈍器,關鍵取決於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歷史、評價歷史。我們常講,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而知興替和明得失的根本前提,是能夠全面、客觀、公正地對待和評價歷史及其歷史人物。隻有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才能真正做到“鑒史取勢”,讓歷史“活”起來,讓歷史人物“動”起來,在新的起跑線上將民族復興的國家大勢不斷推向前進。、

(選自王浩雷《國家大勢》,人民出版社)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