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路徑上,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與生態系統之間的良性互動,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綠色繁榮。
在目標追求上,努力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發展之基、健康之源。基本的環境質量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公共服務。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在時間跨度上,是長期艱巨的建設過程。發達國家一二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特點。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繁重任務和巨大壓力,決定了它不會一帆風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既要補上工業文明的課,又要走好生態文明的路。
黨的十八大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方面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我理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點任務應主要包括: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第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第三,深化節能減排,加大水、大氣、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強化核與輻射監管能力,明顯改善環境質量。第四,切實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城鄉生態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第五,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第六,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構建有利於建設生態文明的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第七,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第八,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環境保護如何進一步發揮生態文明建設主陣地作用?
周生賢: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足和保護不夠的現象同時存在,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忽視資源環境保護,經濟建設難以搞上去,即使一時搞上去最終也要付出沉重代價。這就要求堅持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我國已經到了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需要把節約環保與調整產業結構、污染防治與企業節約增效、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與擴大內需、生態保護與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結合起來,以環境容量優化區域布局,以環境監管優化經濟結構,以環境成本優化增長方式,以環境標准優化產業升級,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是要用新思路新舉措來解決資源環境問題。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方面,國內外既有經驗,也有教訓。西方發達國家曾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注重末端治理的老路在中國走不通,也走不起。我國一些地方就環保論環保,就污染談污染,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付出過大的環境代價。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提高生態文明水平,關鍵是在環境保護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環境保護取得的任何成效,都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貢獻。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境保護新道路,遵循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加快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體系、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准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是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形勢使然,是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出路所在。探索和實踐環保新道路越主動越深入,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就越明顯越持久。
記者: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您如何理解建設美麗中國這一戰略構想?
周生賢:建設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美麗中國,是時代之美、社會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環境之美的總和。其中,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最為重要。優美的生態環境,有利於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有利於增進社會的和諧度,有利於孕育並提升民族的持久創造力,有利於贏得當前和未來國際新的競爭制高點。
建設美麗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搞好頂層設計,明確方向、目標和任務,又要採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
建設美麗中國,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態文明要求,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境保護新道路。環境保護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干線、大舞台和著力點,探索環保新道路是通往建成美麗中國的一個路標。廣大環保工作者要爭做建設美麗中國的引領者和實踐者,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構筑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格局。建設美麗中國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關鍵是政府、企業、公眾各盡其責各盡其能各盡其力。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加強和深化生態示范創建。生態示范創建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方式。要堅持典型引路、試點示范,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通過開展生態省(市、縣)、環境優美鄉村、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醫院等創建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良好局面。
當前,我國建設美麗中國的條件已經具備,恰逢其時。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提供了先進的理論指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贏得了廣泛的群眾支持。我們要抓住時機,開拓進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享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生產生活環境。
(記者 李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