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當今世界,金融的核心作用以經濟金融化的形式表現得更加明顯。金融化是一個以金融創新為依托,以新金融模式、新金融工具和新金融產業不斷涌現為表現的金融市場體系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是一個金融要素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顯著增強的過程。從世界經濟運行來說,金融化是一個全球資源、利益和風險不斷進行再分配的過程。
金融化與資本化的差別表現為:資本化主要提供募集資金和發展機制,解決經濟發展的增量拉動和結構優化問題﹔金融化則通過提供金融交易和風險對沖工具,解決經濟發展的存量保護問題,保護企業穩健經營。在金融化條件下,國際分工發生重大變化,財富創造與保護、價格與泡沫、經濟發展與安全等問題,都要用全新的思維來分析和解決。
在金融化條件下,生產成本不再是銷售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企業的定價權很大程度上不在自己手裡﹔期貨市場作為市場定價窗口集中釋放價格信號,並構成商業談判的坐標。這意味著商品市場出現了金融化趨勢,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商品市場的投資性和投機性日漸顯現。金融化結合全球化,促成了資源配置全球化、結構調整全球化。受其影響,價值創造並不意味著價值擁有。跨國企業通過掌握現代金融工具掌握了話語權,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價格制定以及價值分配。金融化結合信息化,使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化規律發生變化,價格波動呈現更為頻繁、劇烈以及周期越來越短等新特點,企業對價格的把握更加困難。
金融化適應水平和金融工具使用水平的差距,事關企業生存發展和競爭力的高低。如果企業能夠順應金融化潮流,利用好金融化,就能夠找到新的發展支撐,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企業日益重視用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防范價格波動風險,謀取價格主動權。2008和2009年,我國糧食、有色金屬行業中做了套期保值的企業,大都發展順利,而沒做的企業大都經營困難。企業利用套期保值進行風險對沖,可以提高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能力,穩定經營成本和收益,進而打造全產業鏈生產經營體系。長期來看,進行風險對沖的企業平均利潤要高於全社會平均利潤。所以,跨國公司普遍使用套期保值手段進行風險管理。
綜上,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與經濟轉型沒有必然聯系,保持經濟長期較快增長應著力解決市場經濟不發達、結構不合理造成的要素轉化和配置機制不健全問題,補上資本和金融市場短板。建立強大的資本市場,豐富金融市場體系,實現各種資源和要素合理流動、優化配置,消除經濟發展中的結構不合理和梗阻問題,將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推向一個新水平。這就需要我們從戰略上重視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使城鎮化、資本化和金融化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新三駕馬車”,為我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新的戰略支點和動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