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實現這“兩個全面”的目標,關鍵是推動“兩個加快”,即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報告提出了推動“兩個加快”的五項要求,第一項就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一突出位置,不僅表明改革將繼續成為發展新時期的重大主題,更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一核心問題,不失時機地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增強發展的動力與活力。
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回望30多年前。1978年,剛剛從“文革”浩劫中走出來的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經濟體制的弊端與政治運動的沖擊,使得中國深陷於短缺的經濟、貧困的經濟、僵化的經濟,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已經難以為繼。就在這一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復興的列車風馳電掣,國家的面貌日新月異。黨中央在著手調整國民經濟的同時,開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懈探索,對於改革的方向、目標、模式的認識,也在實踐發展和反復探討中不斷提高。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強調充分發展商品經濟、發揮市場調節作用﹔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總體上來說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伴隨著解放思想的進程,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接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但是,“社會主義是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陳舊觀念依然相當牢固。
回望20年前。歷經14年的探索實踐,改革的核心問題越來越明顯地集中在如何正確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如何在宏觀調控下更加重視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到南方視察,發表了中國改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南方談話,深刻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精辟論斷,使我們對計劃與市場關系的認識實現了重大突破。這一年秋天,黨的十四大召開,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從根本上破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納入不同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跳出了理論教條與現實生活相脫節的窠臼,為經濟體制改革找到了一個全新的目標模式,也由此奠定了當代中國新的基本經濟制度框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確解決了關系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貢獻。
回望10年前。黨的十六大召開之際,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發生了廣泛和深刻的變化,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質技術基礎、體制機制基礎,以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等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同時也面臨著大量突出矛盾和問題,諸如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社會管理和建設還不適應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等等。這些問題發生在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各個領域,出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且相互交織,錯綜復雜。2003年,胡錦濤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時提出“要牢固樹立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發展新路子,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此后不久,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明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任務,這就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改革全面推進,經濟制度創新與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以及社會管理制度的創新相互支撐,推動著中國的改革航船駛向更遠、更壯闊的前程。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