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海洋石油981深水鑽井平台
資料圖片:中國首艘3000米深水鋪管起重船
資料圖片:“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成功
提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這是我們黨准確把握時代特征和世界潮流,深刻總結世界主要海洋國家和我國海洋事業發展歷程,統籌謀劃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戰略抉擇,充分體現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是黨中央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作出的重大決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以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發展道路,需要海洋工作者以及全社會付出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縱觀世界歷史,許多國家都曾走過因海而興、依海而強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崛起就是如此。進入21世紀,海洋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舞台上的地位更加凸顯。世界各國均以嶄新的姿態走向世界,擁抱海洋。從我國的現實情況出發,中國特色海洋強國的內涵應該包括認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態海洋、管控海洋、和諧海洋等五個方面。
認知和利用海洋
探索認知海洋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先決條件。人類對海洋的探索永無止境,隻有全面、准確、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運動規律,才能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要強化海洋科學研究。瞄准海洋領域的重大自然科學問題,加快基礎研究,力爭在知識創新上有所突破,對人類文明進步有所貢獻。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提升海洋基礎性、前瞻性、關鍵性技術研究與轉化能力。加強深海生物基因研究,提高海洋探測技術研究水平。加強海洋防災減災技術攻關,提高海洋預報的精度和水平。建設常態化的海洋綜合調查保障機制,不斷豐富和更新海洋基礎數據和資料。要強化海洋專門人才的培養。面向建設海洋強國對各類人才的緊迫需求,重點抓好海洋科技創新人才、海洋產業經營管理人才、海洋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加快海洋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壯大海洋人才隊伍,優化海洋人才結構。加強高層次創新型領軍人才培養,完善海洋人才工作體制機制。要強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識。加大海洋文化和海洋宣傳工作力度,擴大海洋科技、經濟、法律等知識的普及面,凝練和弘揚包括深潛精神、海監精神、極地精神、大洋精神在內的海洋精神。發展公益性海洋文化事業,繁榮海洋文化產業,打造海洋宣傳、文化的精品力作,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濃厚氛圍,不斷為建設海洋強國注入精神動力。
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發展壯大海洋經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海洋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強化規劃和區劃的引領作用。堅持陸海統籌,完善全國和省級海洋功能區劃體系,做好海洋事業發展規劃、海洋經濟規劃、海島保護規劃同其他規劃、區劃的銜接與配合。加強海洋規劃、區劃的組織實施與監督檢查,提高海洋開發利用行為的宏觀管理水平,優化海洋開發的空間布局,使規劃、區劃在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調節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要提高海洋開發利用水平。圍繞傳統海洋產業改造升級、新興海洋產業培育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加大產、學、研聯合攻關力度,促進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圍繞資源高效集約利用,著力突破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海水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圍繞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著力突破遠洋漁業捕撈技術、海水增養殖技術、耐鹽作物培育技術,使科技在海洋開發利用中的貢獻率得到持續提升。要提升海洋調查評價能力。著眼增加我國戰略資源儲備,拓展國家發展戰略空間,做好大洋資源勘查工作。積極推進南北極科學考察。進一步推動載人深潛技術發展,使其保持國際領先水平。努力提高深海大洋探採設備國產化水平,大力推進深水油氣生產作業裝備、深海通用材料研發,增強深海開發重大裝備的設計與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