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三千子弟擊缶歌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古老“飛天”與夢幻五環的光焰相映生輝,太極表演傳達著傳統與未來的交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美國《世界日報》發表社論:“北京奧運會是中國軟實力集中體現的機遇,更是中華民族歷經百年滄桑考驗以后得以主盟人類文明的盛會,見証了中國的再度崛起。”
2010年5月至10月,上海,第41屆世界博覽會,因190個國家和56個國際組織的參展,逾7000萬人次的游客而載入世博會史冊。上海世博會以“和諧”的理念精髓回應了世界人民對“城市明天更美好”的探索並將之引入更高境界﹔“以人為本、文化多元”的主旋律在鮮紅的“東方之冠”奏響,構成了中國在新世紀的文化圖景。
2012年10月11日,瑞典,中國本土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也掀起了一股“中國熱”。中國,這個有過漢唐氣象、魏晉風韻,誕生過李杜文章、曹雪芹與《紅樓夢》的文學大國,以其豐厚而深邃的文化寶藏滋養出的優秀當代作家,正走向世界,完成著東西方文明對話融合的過程。
三記強音的背后,正是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中國共產黨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發現這份深厚的價值,緊抓這股強大的力量,並在十八大報告中發出鏗鏘宣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0年來,文化建設在國家發展建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從黨的十六大提出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到十七大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再到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10年裡,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廣播電視網,出版了世界最多的書報雜志,主要文化產品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進行著空前的文化體制改革,建設著世界規模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的自然村,億萬群眾因此受益。
理論和實踐都証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時代進步的必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早在19世紀,馬克思便預言:在各國經濟走向世界經濟的過程中,文化生產也將走向世界性。全球知識型經濟時代,作為一種關鍵的社會資源和特殊的經濟資源,文化資本的全方位放大越來越具有生產力的內涵。文化產業因其高智力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等特點,對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發展模式的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顯示出巨大的經濟效應、就業效應、產業結構升級效應,成為經濟增長新的發動機。經濟發展隻有體現出文化品格,才能進入更高發展階段。建設文化強國,就是要著力文化體制改革,激活和釋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產力,抓住全球文化生產鏈條重組的新機遇,從而佔據國際競爭的制高點。
文化強國,重在文化強民。一方面,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幸福指數的重要衡量尺度﹔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文化性格和文明程度,對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表明,黨始終把人民的福祉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從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劃分,到文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籌,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投入,到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的推進,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通過文化建設提高公民素質、確立社會基本道德規范,塑造更加生氣蓬勃、昂揚向上的國民精神,增強國家民族凝聚力,這已經成為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經驗。
文言萬象,自強不息﹔華章載道,矢志不渝。有著強大創造力和生命力的中華民族,其善良、勇敢的力量,其固有的文明品質和秩序積澱在仁、義、禮、智、信的傳統價值觀當中,使得她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華民族處於全面復興的戰略機遇期,國家形象和國際話語權問題日益凸顯,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之外,“文化軟實力”被一次次提及。文化強國的建設,就是要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來提升軟實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提升國家形象,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文化來引領感召力和影響力,實現世界文化版圖的新構建和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
復興之路,日月昭彰﹔改革之途,篳路藍縷。哪裡有改革,哪裡就要克服關系不順、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不優、機制不活的種種困難。當前,公益性文化事業長期投入尚有不足,文化產業規模尚小,尚缺闖蕩市場的實力和魄力,科研教育事業面臨固化瓶頸,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仍不完善,市場准入制度仍不健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任重道遠。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要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努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邁出民族復興更加自信的步伐。(本報記者 曹華飛)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總體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