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书库>>《民生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民生【5】

李小宁

2016年08月25日09:4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四)孟子的民生思想

孟子,名轲,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将儒家的民生思想更推进了一步。孟子的民生思想有两方面:一是“民贵君轻”,二是“制民恒产”。

1.“民贵君轻”

孟子认为,民众对社会起决定作用,民众是天下国家的根本,天子、国君、大夫必须为民众办事,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

《孟子·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按照孟子的说法,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有民、天子、诸侯、大夫几个方面。社稷是祭祀“谷神土神”之处,如果以洁净的供品按时祭祀,却仍不能免去水旱灾害,就应该变置它。一个人得到诸侯的喜欢,就可以做大夫,一个人得到天子的喜欢,就可以做诸侯,在这层层结构中,天子具有最高的地位。但是,他只有赢得民众,才能做天子。

反之,如果他失去了民心,那么即“君可易位”。这一观点在《孟子·万章下》中表述得十分明显。当齐宣王问孟子公卿之事时,孟子答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语出惊人,令齐宣王勃然变色。这些论述中所蕴含的政治主张,概括讲就是:民贵于君,社稷可变,国君可换,人民是政权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君主的地位、权威绝对不是不容侵犯和动摇的。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政权的更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精辟地阐述了得失天下,在于民的得失,而民的得失,又在于民心的得失,民心之向背又在于民之施予和满足民欲等方面。桀纣的败亡,就在于无视人民的希望与要求,倒行逆施。

而真正的好君主应该做到什么呢?孟子认为大禹给统治者做了榜样:“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简言之,只有把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民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心系百姓的,才是能赢得民心的合格的君主。

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制民恒产”

与孔子的“富民”思想相似,孟子认为只有“制民恒产”,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百姓才会安居乐业,国家才会政通人和。除了“制民恒产”,还要“薄税敛”“明人伦”。

孟子非常重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张切实保障人民的生活需要,其中“制民之产”的思想就闪烁出其民生思想的火花。

“制民之产”最根本的原则是给民以足够维护其生活的“恒产”。恒产就是固定的产业,当时主要指土地和园宅。他认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于是,他勾画了男耕女织、长幼有序、不饥不寒、有养有教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人民有了物质上的“恒产”,才可能具有精神上坚定的道德信念的“恒心”。切实保障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以便“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根本所在。

在具体的养民政策方面,孟子考虑极为全面。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认为减轻刑罚,少收赋税,让百姓有时间深耕细作,过上富裕的日子,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使国力增强。“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他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

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和《孟子·告子下》中详细地讨论过税率和征收办法,认为税率过低就不能够支撑国家的正常开支,税率的高低应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像“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是行政的楷模。对于貉国这样的小国,“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二十取一而足也”。貉这样的小国,没有各种官吏和行政机构的开销,实行二十抽一的税率就够了。而对于中原大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没有社会伦常礼仪、各种官吏,是行不通的。因此,“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总之,孟子在税收问题上主张“取于民有制”,君主和他的官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税率和税收办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赋税的征收应该建立在客观情况允许的范围之内,既要考虑国家需要,也要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

此外,孟子十分重视教育,他认为好的教育比好的政令更重要,更带根本性,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表明,孟子抬高教育还是从“得民心”这一政治目的出发的。孟子认为,使人民有稳定的经济生活,仅仅是“王道之始”,进而对人民施行教化,才能保证王道的完成。因此,他主张在庶民百姓解决温饱、有了恒产之后马上应该施以道德教化:“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是孔子学说百年后最重要的继承人。孟子所处时代封建统治已确立,因此他思想主导方面是为新兴的封建制服务的,但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也有一些复旧、保守的一面。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民生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了积极作用,所以后人把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孟之道”。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