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罗天昊:中国智库的未来在哪儿?

人民论坛网记者 王卓怡  常妍

2014年10月24日10:16   来源:人民论坛网

原标题:罗天昊:中国智库的未来在哪儿?

  人民论坛:中国智库对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不够,很多是党和政府政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前瞻性的、独到的观点并不多。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如何让智库能更好的为党和政府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提供参考?

  罗天昊:其实,中国智库的前瞻性不够的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是体制问题,民间智库有时候掌握的资讯不够,难以做出前瞻性判断,体制内智库有充分的资讯和庞大的智力资源,但是,由于存在种种顾虑,最后蜕变成为领导出台政策作解释的机构。我们体制内很多知名学者,学识,经验,知识储备都有,唯一就少一点勇气,少一点为苍生立命的襟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开放度不足,有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国策设想,不被接受,甚至受到打压。美国的智库林立,与整个国家的开放包容有很大关系,兰德甚至可以讨论美国的军事战略问题。

  出路仍然在于放宽社会管制,建成开放,宽容,自由的社会。

  在此过程中,民间智库应该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中国智库如何“走出去”?

  人民论坛:当前,中国智库更多的还是围绕国内的事件和政策发声,对国际重大事件或政策还没有话语权。中国智库如何“走出去”?如何体现中国的“软实力”?

  中国智库的走出去问题,更多的不是投资的问题,也不是级别够高就可以。

  中国智库走出去,需要两大改变。

  第一个价值观和文化的改变。事实上,提出什么设想,采取设想策略构想,背后都有其价值观。日本大教育家福泽渝吉曾提出了“脱亚入欧”的国策设想,而这种设想的背后,是假设传统文化对于东亚国家的桎梏,由此,打破传统文化,与保留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推行世俗主义改革,也是判定传统文化糟粕更多,非猛力不可摧毁。

  中国的智库要走出去,首先需要在价值判断方面,符合世界潮流。

  第二是建立规则意识,尚义与尚利兼顾,而非仅仅出于利益。

  中国的国家战略失误,最明显的体现是在中东,几乎支持谁谁就倒台,中国最被人诟病的是,不论对方政权性质,是否得民心,只要有石油就合作。有时候,一个良好的国策,不仅需要保全利益。更需要出自道义。

  人民论坛:在中国智库中,有一个现象是很多研究人员通常是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来,他们倾向于套用理论,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在未来,他们如何更好地从学术导向转型为政策导向型?

  罗天昊:智库的一个特点,必须是经世致用。充当的“策士”的功能,而非理论家的功能。由此,智库人士必须要学会接地气,从中国最低层了解起。毛泽东早年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策士,他徒步考察了湖南的很多地方,为日后的大展宏图奠定了基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