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专家学者解读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

颜晓峰: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了国家安全治理的价值引领

2014年04月17日08: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颜晓峰(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保证国家安全,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安全,必须在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筹划,必须以安全治理作为基本路径来维护和保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在治理实践上,就是推进国家安全总体治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是安全各领域、各要素、各层面统筹治理,创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系统格局。

国家治理,既可以从社会结构上推进,也可以从社会功能上推进。安全治理就是一种功能治理,是以安全为目的的治理活动。维护安全,是国家的主要职能。围绕着安全治理,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安全形势,有着不同的治理方式。我国国家安全治理,是新形势下的安全治理深化。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由此决定了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治理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而是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安全治理。我国国家安全治理,是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安全治理实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的安全治理方略。我国国家安全治理,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治理体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朝向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安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国家安全总体治理。

国家治理与安全治理相互支撑。安全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安全治理能力依托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的效能依赖安全治理的效能,安全治理造就的良好环境提供国家治理顺利展开的条件。

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与安全治理体系相互强化。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是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是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实践运行。安全制度体系为本,安全治理体系为用。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就是建设安全治理体系,发展安全治理体系也能促进安全制度体系。

相关阅读:

沈丁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发出“两大信号”

 

习近平主席欧洲出访系列解读:

沈丁立:习近平“三点主张”高度浓缩了中国核安全观

贾文华:中国提“核安全观”利于各国达成保障核安全共识

孟虹:习主席提中国核安全观立足于世界持续和平

沈丁立:提出“中国核安全观”体现大国责任担当

周弘:习主席欧洲之行将促进中欧战略合作对接

中国驻荷兰前大使朱祖寿:合作共赢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

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战略思想专家解读

【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最受关注的10个新论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颜晓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