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军事题材作品作为当下部队建设和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与官兵距离最近、与战斗力联系最紧,一直是军事文艺创作的制高点,也是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成都军区坚持把现实军事题材文艺创作放在首位,先后推出了以话剧《生命高度》、长篇小说《同袍》、电视剧《麻辣女兵》《战雷》等为代表的优秀现实军事题材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当代革命军人的崭新形象,受到广泛好评,为部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特别是近期登陆荧屏的电视剧《战雷》——这部中国首部以扫雷为题材的电视剧,其昂扬向上的主题、青春热血的风格、传奇生动的情节、风趣幽默的语言,在广大观众中取得较好反响,引发观众热议。从《战雷》等优秀现实军事题材作品创作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 启示一:现实军事题材创作要切实端正以官兵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引领时代风尚、讴歌现实创造,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现实军事题材作品创作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于军队文艺创作而言,就是要坚持以官兵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军事文艺创作的基本立场。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需要什么、社会和军队关注什么,应成为军旅作家、艺术家经常思考的问题。当前,“80后”“90后”官兵已成为部队主体,他们能否承担起国家和军队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是当下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电视剧《战雷》紧紧围绕这一现实问题,以独到视角予以了解读。该剧通过描写高等、秦雄、胡一南等一群年轻战士在军营的摔打磨炼、成长转变,展现了他们奋斗的艰辛、拼搏的激情,张扬着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感和牺牲奉献精神,让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军队的希望。 启示二:现实军事题材创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官兵 精品力作是生活的馈赠。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当前,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对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令人感奋的变化,官兵生活每时每刻都产生着五彩斑斓的素材,军旅艺术家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官兵,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使创作源泉永不枯竭。电视剧《麻辣女兵》的编剧王焰珍创作剧本历时3年,其间多次深入基层连队体验生活,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在亲身感受女兵训练生活的日子里,逐渐形成了《麻辣女兵》的人物形象。电视剧《战雷》的两位主创徐纪周、冯骥打造过《永不磨灭的番号》《火蓝刀锋》等多部军事题材作品,具有扎实的军旅电视剧创作功底。此番联袂打造《战雷》,在深入生活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课。 启示三:现实军事题材作品要打动观众,必须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 当前,影视界跟风创作的现象比较普遍,常常是抗战剧火了,就一拥而上去“抗战”;宫廷剧受宠了,又一拥而上拍宫廷剧。“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艺术创作上跟风模仿,只能生产出“山寨”产品,永远出不了精品力作。军旅作家艺术家应当摒弃浮躁,增强原创意识,勇于去开拓那些从未有人涉足的领域,去挖掘别人没有尝试过的题材,力求在思想内涵上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不怕第一个吃螃蟹,不怕风险和失败。电视剧《战雷》在借鉴以往军旅题材电视剧拍摄经验的基础上,在题材选择、整体风格和人物刻画等方面,都进行了开拓性探索,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这种在艺术上推陈出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启示四:抓好现实军事题材创作是军旅艺术家的崇高使命 毋庸讳言,现实军事题材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当前,受文艺界大环境影响,有的军队作家、艺术家偏离了主业,长期不从事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转而投身更有经济效益的商业创作领域。特别是因为现实军事题材政治性强、敏感度高、审核把关严,感到创作受束缚,不愿意进行现实军事题材创作。曾几何时,后宫斗争、婆媳斗争、武侠打斗等题材电视剧充斥荧屏,道不尽阴谋诡计、男欢女爱、家长里短。众多缺“钙”的文艺作品,何以为中华民族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军队文艺创作提倡多元化,军旅作家、艺术家可以创作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但必须把军事题材特别是现实军事题材放在首位,把战斗力作为军事文艺创作的唯一的根本标准。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战雷》《麻辣女兵》的创作,就充分体现了创作者身为军队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自觉。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更多军队艺术家正积极投身现实军事题材创作。目前,成都军区正在筹拍一部反映当代西藏边防军人的励志电视剧《8848》,这部作品将与《麻辣女兵》《战雷》一道,构成成都军区现实军事题材电视剧“三部曲”。相信这部优秀作品的推出,一定能更好展示当代军人青春风采,为电视荧屏增添一抹新的亮色。 (作者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来源: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