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申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目标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要求。群众路线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群众路线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群众路线又是一种领导方式和决策方式,原本是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分散的个体的意见转化为集中统一的意志,再分散到群众中贯彻下去。在新的形势下,中央强调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内涵上已经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
当下坚持群众路线,要找准着力点。一是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因为人民群众首先看到的是身边领导者的行为表现,所以,以此为切入点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易于见效的做法。当前大量脱离群众的现象,主要就表现在学风、文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以及组织生活作风等方面。要清扫“四风”,唤回清风,就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重视教育的功能,弘扬廉政文化。二是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发展的态势下,建立民主决策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在实践中,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不是为表达而表达,应该蕴含在党的决策机制之中。通过民主决策,让群众把不同意见说出来。比如近些年比较典型的因环境安全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决策过程中都缺少一个环节,就是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让群众参与,这就是民主决策。只有在决策过程中让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才能够进行沟通,才能够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说到底,这是一种制度和机制的变化,让群众把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不是口号式地倡导联系群众,而是约法式地迫使其联系群众。就是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必须联系群众。这就是体制和机制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制度建设,善用制度功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把制度建设融入工作流程中。三是建立执政党、政府、人民群众协商对话机制,以公正的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为基础,增强公权力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互信。群众路线应该与民主参与互动结合,做群众工作要贯穿协商民主精神。四是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以服务行为践行为民务实清廉。从宏观层面讲,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讲,就是为群众做实事,着眼群众的利益诉求,反映群众疾苦,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党的基层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有强大组织优势,要不断完善基层大调解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