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吴江 王选华:西方规划评估:理论演化与方法借鉴
2013年06月27日10:19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摘要】借鉴国外研究规划评估的理论成果,系统分析了规划评估的内涵、依据、标准、工具以及现代评估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目的在于,借鉴他们较为成熟的理念、方法和实践经验,用于指导国内的规划评估工作,深化规划制定与评估之间的衔接,提高我国规划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规划评估;理性工具;交互评估;生态特征

2010-2011年,我国发布了多项规划,以时间划分,既有以10年为期限的中长期规划,又有以5年为期限的“十二五”规划;以层次划分,既有国家层面的规划,又有地方规划,还有行业规划。从实践来看,各类规划的出台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不容置疑。但是,这些规划所发挥的效应是否充分?制定规划的投入与其效应是否相匹配?这就需要对规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后才能回答。对于规划评估工作,我国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主流的评估准则和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方针。近年来,国内部分研究人员就西方规划评估理论展开了讨论,如欧阳鹏(2008)[1]、宋彦等(2010)[2]、汪军和陈曦(2011)[3]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指导我国的规划评估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其不足在于:没有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从而导致逻辑较为混乱,重点不突出,给规划评估工作带来的有用信息不够充分。笔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试图系统梳理和全面介绍西方规划评估理论,形成清晰的分析框架,以期从方法论视角为我国规划评估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1什么是规划评估

规划评估,最早来源于对城市规划执行情况所作的评价。其内涵在于,通过对城市环境、经济、社会以及基础设施等的变化来对方案进行系统性评价。按照现代西方规划学说的观点,规划所涉足的领域并非单一,既包含规划自身专业领域,又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及地理空间范畴。所以,规划的基础是由相关领域的知识相互交融、共同集成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内含专业和理性两个层面。

经过长期对规划制定过程的规律性探索,伯克等学者(Berke,2006)将规划较为简单地归纳为采纳前评估与采纳后评估[4];塔伦(Talen,1996) 通过综合各类相关研究,将规划评估直接划分为实施前评估与实践评估等[5]。其中,实施前评估包括选择备选方案、分析规划文本等具体工作, 而实践评估包括研究规划行为、描述规划过程、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等等。后来,英国在制定各种规划或政策方面已经形成相应机制和严格流程。其中,英国皇家财政部于2003年出台了指导性准则,用于规范各部门制定规划或有关政策的实际行为。这些准则将规划或政策的制定过程进一步明确,基本步骤为:方案可行性研究→确立目标→预估方案→监测实施过程→评估实施结果→反馈评估信息(HM Treasury,2003)[6],这一系列过程关政策的实际行为。这些准则将规划或政策的制定过程进一步明确,基本步骤为:方案可行性研究→确立目标→预估方案→监测实施过程→评估实施结果→反馈评估信息(HM Treasury,2003)[6],这一系列过程保证了规划制定和实施行为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而评估是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对规划方案测试与筛选、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修正和对实施结果给予评价与反馈。因此,规划评估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尚未实施的规划方案进行测试,这种测试属于事前行为,并将其视为规划实施前评估,又叫“预估”;第二阶段,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测”,以便动态修正规划行为与目标发生的偏差;第三阶段,规划实施后的“评估”,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规划实施的各种项目予以系统回顾,考核目标实现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反馈(Chadwick,1978)[7](图1)。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吴江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