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静观】“中国式过马路”,我们如何停下脚步?
2013年05月07日08:0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中国式过马路”如何根治?】

罚款只能是辅助手段

冷静地分析一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除道路交通不文明行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无法一蹴而就,更难相信只靠罚款就可以实现。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以往纠正随地吐痰、治理乱扔垃圾、执行禁烟令等,几乎都是以罚款为主要手段,但其最终效果又是怎样呢?实践证明,经济处罚固然可以让违法者有暂时的切肤之痛,却未必能让其心悦诚服。治理行人道路交通陋习的根本点应在于,为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科学合理地分配“路权”。【更多】

倡导交通文明

执法与处罚都是手段,文明过马路才是目的,汇聚文明“正能量”、堵住不文明“负能量”才是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通文明的践行者与受益者,又可能都是不文明交通的参与者与受害者。执法与处罚是维系文明尊严的震慑之举,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要采取更多的文明途径,选择更多的文明方式,增添更强的文明力量,让文明向我们走来,让文明走进生活。【更多】

培养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毋庸置疑的是,想铲除‘中国式过马路’这样的‘城市牛皮癣’,仅仅寄希望于一场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培养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张长青表示。【更多】

交管部门在道路规划、设计中,要提前介入

张长青表示,交管部门在道路规划、设计中,要提前介入,充分调查、预测交通需求,平衡道路资源分配,保证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权,从源头上消除违法隐患。此外,还应积极完善现有道路设施,适当增加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数量,科学设置信号灯时间。【更多】

公共服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城市管理是一种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应该怎么提供、提供多少,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投资,而是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城市公共设施不是建成后万事大吉,而是要结合实际,在公共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时做出符合投入产出最优化的灵活调整。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根据城市需求改进城市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更多】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